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南安上报87个对接项目
第十二届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简称“6·18”)将于17日-21日在福州举行。目前,南安已上报对接项目87个(其中合同项目80个),总投资约16.8亿元,涉及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建材等12个领域。
据介绍,泉州展馆今年将突出展示装备制造产业方面项目对接和发展成就,重点围绕自动化控制技术与装备、智能装备、高端工业设计与制造、轨道交通装备、船用设备和海工装备、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征集参展产品。
“‘6·18’不仅是企业展示的平台,更是一次向其他企业学习和‘物色’专家的机会。”南安市德林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公司首次参加“6·18”,将带上工业机器人自动磨抛机器、重力铸造机和射芯机技术等项目前去推广,并寻求专业人才。
我市企业福建华仁油脂有限公司是“6·18”的常客,今年将第三次参会。
“日常所食用的一级大豆油,需经过压榨和精炼等多个环节,但在精炼环节中损耗常在3%左右,造成一定浪费。”华仁油脂一直在寻求破解该难题的办法,在2012年的“6·18”上,华仁油脂找到了“心仪对象”——东北农业大学,签定了固定化磷脂酶精炼大豆毛油合作项目。
经过一年运作,该项目于2013年底投产。“我们首次研究出固定化磷脂酶精炼大豆毛油最佳工艺条件,并投入400多万元更换设备、改建厂房。”华仁油脂行政人资经理周振荣告诉记者,公司建立新型的酶法脱胶工艺,与传统精炼方法相比,增加了固定化磷脂酶反应罐环节,提高了磷脂酶的使用率。“在大豆毛油中加入磷脂酶,可以加速反应活力,更容易进行分解,使油脂的精炼率提高1%以上。”
周振荣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公司一年生产6万多吨的食用油,使用固定化磷脂酶精炼大豆毛油工艺后,可以多炼出600多吨油,可增加360多万元收入,一年多时间就可以收回投资成本。
“今年,公司准备与省粮油科学技术研究所签约新型吸附食品级L935硅胶与活性白土结合脱色工艺技术合作项目,将投产的固定化磷脂酶精炼大豆毛油工艺进一步优化,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并提高副产品的综合利用率。”周振荣说。
“今年,泉州下达给南安的任务是征集技术需求20个,对接项目85个(其中合同项目68个),邀请参会专家10名。”市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说,截至目前,南安已上网发布技术需求21个,上报对接项目87个(其中合同项目80个),落实高校、科研院所拟参会专家10名,上报参展产品(模型)2项。
据了解,第十一届“6·18”南安共有45个项目纳入省“三比”(比对接、比跟踪、比落地)跟踪项目,目前已全部开工建设,其中42个项目投产。(记者 杨玉蕊 通讯员 黄聪俊)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