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安 > 南安新闻 > 正文

南安93岁老太拄凳子投井自尽 疑担心拖累儿子

2013-08-27 08:12 来源:闽南网 1

  闽南网8月27日讯 她活了快一个世纪了,也经历了很多很多,可是昨天清晨,她拄着一把板凳,一瘸一拐地,走完了自己人生最后的一段路,投井自杀了。

  老人家住南安洪濑镇六甲内隘门街,今年93岁。七年前,阿婆摔伤了腿,行动一直不便。村民们都说,老人的儿子其实都还算孝顺,老阿婆可能是觉得自己拖累了孩子们,才做出了这样的选择。

拄着凳子 走到50米外水井

  这口水井距陈老太家有四五十米。可这四五十米,对这位93岁的老阿婆来说,走起来并不容易。从家门出发,要先顺着屋子旁边的小巷直走,走到底后右拐,再左拐右拐好几个弯,才能到水井处。老阿婆行动不便,一直是用一把红色的凳子当做拐杖。

  昨日清晨6时许,照顾老阿婆的保姆端饭来给老人吃时,发现老人不见了,原本锁着的铁门打开着。而那把红色的凳子,出现在了井边。一家人四下打听,得知一个小时前,一位街坊在水井打水时,捞出一只老阿婆的鞋子。

  大伙儿由此断定,老人家投井了。10时许,消防赶来,将老阿婆打捞了上来,但已没有了生命迹象,警方初步断定,阿婆系自杀。

老太太独居住在破瓦房里

  “平时,老太太就坐在屋门口,看见路过的街坊,就跟人打招呼,谁知道就这么走了。”住在六甲内隘门街的厝边们,都觉得很惋惜,昨日上午,记者走访时,听到厝边们的议论,大家直摇头。冬天的时候,老人家会把椅子搬到街对面,坐在门口晒太阳,因为行动不便,她经常就是坐在门口,偶尔用凳子挪着去四儿子家探望。

  陈阿婆住的是一处老房子,屋里头除了一张老木床外,就没什么像样的家当了,屋顶的瓦片稀稀疏疏,细碎的阳光直射进屋里。老屋门口是一座当地的土地庙,焊了一个铁门,连接着阿婆的老房子。

  厝边蔡先生说,老太太有5个儿子,大儿子是她与前夫所生,20多岁时她带着大儿子再嫁到这里,又生了4个儿子,因为家境不好,老三老五都送人了。老太太年轻时,帮人家照顾小孩,填补家用。5个儿子中,大儿子没有成家,在机械厂上班;其他孩子陆续成家后,就搬出去住了,老二住在石狮,老四住的地方与老太太相隔一条街。老太太就一直与大儿子住在一起,享受低保。

疑因

不想拖累儿子而自杀

  9年前,老太太摔倒时,伤了腰,大儿子一直照顾着她的起居,7年前,又摔伤了腿,行动开始不方便,紧接着,大儿子去世了,老太太就开始独居,后来,儿子们帮她请了保姆,照顾她的起居。

  蔡先生说,老太太脾气不好,先后换了4个保姆,保姆也没和老太太住,都是住在旁边,煮好饭会端来给老人吃,帮老人洗衣洗澡。之前,老人有位孙女很孝顺,经常会来帮她梳头、洗澡、洗衣服,后来出嫁了,也没有再来了。

  老太太的四儿子,住得很近,有事没事经常回来看看老妈,街坊们都说,儿子们其实都还算孝顺。

  目前,四儿子黄先生忙着处理母亲的后事,只说老人家可能是老年痴呆才寻短见。蔡先生说,老人家可能觉得自己拖累了儿子,才会做出这种傻事。(本网记者 尤燕姿 田米)

□编后

你很重要 我们需要你

  阿婆走了,留下的,是身后众人的唏嘘。

  邻居们都说,阿婆的儿子其实都还算孝顺,不过即使这样,阿婆还是选择了离开。至于原因,老人觉得自己已经没有用了,只是一个拖累。

  这或许就为我们做儿女的敲响了警钟,在人生命的最后,很多老人最渴望的,就是自己对社会,对别人依然有用。好比在电影《桃姐》中,桃姐即使是在养老院中,她依旧照顾别人,哪怕是再小的事。

  孤寂的时间用照顾别人来填满,日子也就不那么难熬了,我们常常以为帮老人做好生活琐事,就是尽孝了,而忘记了老人们也希望自己依旧有点用处。

  如此给老人们的内心带来的满足,是任何物质上的照顾,都取代不了的。(春风君)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南安蔡氏古民居现违章搭盖 违章帐篷昨已被拆除
下一条:南安蔡氏古民居现违章搭盖 系办生日宴所建将拆除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