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 张联财:党员要有表率 群众才能信服

闽南网   2019-10-17 11:14

  凭着对水稻种植的热爱,他在农田里摸爬滚打半个多世纪,从年少时的艰苦执着、自学成才,到如今的硕果累累、回报社会,张联财不仅收获了“2017年度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等20多项荣誉,更用实际行动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守党员初心。

  “我是1990年7月1日入党,那一天我们在码头镇政府,站在党旗下庄严宣誓!”说起入党那天,南安市码头东联农业科技示范场场长、高级农技师张联财仍记忆犹新。29年来,他牢记党员身份,在田间抒写一名党员的朴素初心。

20191017111205

  “最开始从事水稻行业,是因为饿。”初中辍学后,张联财到村里的生产队劳动,吃饱饭成了他那时的梦想。1965年,生产队领导看他读过几年书,便选派他参加矮秆水稻的推广工作。在推广过程中,他发现稻种好产量就高,于是萌生了培育高产水稻,让大家都能吃饱的念头,从此一生与水稻结缘。

  培育一个水稻新品种,往往需要经过10多年的试验、繁育才能通过审定。这期间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买种子、买仪器、租场地、建园圃、雇农机、请帮工、参加区域试验、参加鉴定评审……从1965年参加矮秆水稻推广工作起,张联财就一直不厌其烦地一步一个脚印,做着这些在他人看来吃力不讨好的活。

  “几十年来,我都是自学专业知识。”与国家集体的育种单位不同,张联财走的是“自学成才、自筹资金、自担风险、自主育种”的艰难道路。为了学习技术,他经常上山割草砍柴拿到集市去卖,赚到的钱就用于购买农业刊物。遇到看不懂的字句,他就徒步30多公里路,到县城请教专家。有时听说外地有良种场种得好,他也会上门讨教,甚至走上一两天的路程,到厦门、漳州等地学习。

  天道酬勤。1973年,张联财成功培育出“认真3号”稻种,并迎来首次丰收。稻种成熟期比其他品种的水稻提前10多天,在那时候就意味着可以少挨饿10多天。附近的农户,甚至永春、仙游等地的农户纷纷前来引种。

  1994年,张联财引进了一款水稻良种,试种情况良好,开始在码头、诗山、向阳、罗东等乡镇推广。没想到,水稻进入抽穗期时,强台风袭来,稻瘟病大面积发作,造成很多农户严重减产甚至绝收。“多亏了政府的支持,我才有勇气坚持下去。”张联财说,农民隔三岔五地上门讨要损失,最多有数百人。夫妻俩将责任担下来,把值钱的东西都卖掉,还贷款2万多元赔给农户,在各级政府的帮助下,这件事总算解决了。

  一路走来,各级政府的帮助让张联财深受感动,萌发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想法,“党和政府帮助了我,我也希望通过自己的能力,帮助更多人,特别是跟我一样的农民!”1990年7月1日,张联财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深耕农业领域的党员。   

  “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党员也会觉得苦、累,但我们要有表率,你做好了,群众才能信服你。”秉持着这个信念,50多年来,他致力于水稻良种培育,先后培育出多个水稻优良品种,其中“东联5号”已在泉州市推广100多万亩,“东联8号”在福建省优质稻评选活动中获银奖。

  多年沉心科研成功后,张联财坚守承诺,回馈社会。几年来,他利用自家大院创办农民学校,免费培训当地农民共3500人次,发放农业科技资料1万多份;在当地选择165户农户作为服务对象开展实地技术示范、解决生产技术问题。(通讯员 陈鑫炜 庄晓丽 李想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安溪县蓝田乡:开展体验式教学 推动主题教
  • 金埭头 银岑兜 因华侨而远近闻名的村庄
  • 晋江市领导到陈埭镇检查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