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穷根找良策 南安霞美“扶贫果”越种越甜

海丝商报   2017-10-19 15:32

  得新房子开开心心,住新房窗明几净。住进新房的吕德良打扫起卫生,也带着笑容。

  “您还有什么困难,需要镇党委政府或者村里面解决吗?”“只要我肯勤奋努力,加上党和政府这么多的帮扶,日子会过得一天比一天好。”这段发生在昨日的对话,当事人是南安市霞美镇挂钩干部和霞美杏埔村贫困户吕德良。

  昨日,党的十九大召开,报告中提出,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行走在霞美镇,每到一村,都能感受到当地党委政府对精准脱贫、可持续脱贫问题的思索与行动。

  【找准穷根】先精准识别再精准扶贫

  黝黑的肤色、瘦弱的身板,脸上挂着憨厚的笑容,这是记者对吕德良的第一印象。走进吕德良的家中,他正在整理房间,把新房的玻璃擦了又擦。

  “做梦都没想到能住上新房,我是真心感激共产党。”今年47岁的吕德良指着新房说,“以前的房子是土坯房,一遇下雨四处漏水,十分潮湿,我是能忍一忍,可还有年迈的母亲和我住。”

  多少年来,吕德良一直有个“新房梦”,可建房资金是第一个“拦路虎”,盖个新房少说也得十几万元,这样的“巨款”让他望而却步。

  “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霞美镇以及杏埔村便经常性地组织人员深入贫困户家中,详细了解贫困户的实际困难,考虑到他的房子破烂不堪,也存在危险,经多方争取,帮助他在原有的宅基地上翻建新房。”霞美镇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吕德良是杏埔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没有文化,没有手艺,月收入则是政府发放的低保金,家里还有88岁的老母亲需要照顾,生活十分艰难。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贫有百样,困有千种,没有经济来源就是吕德良家的穷根,只有找准穷根,精准施策,才能真正脱贫。“勤劳肯干,还拥有一定的劳动力,可惜没有一技之长,但是需要照顾老母亲,这样的情况很适合为他在村里找个工作。”他介绍,2015年年底,经镇村扶贫工作组研究决定,聘任吕德良为村里的保洁员,每年能为其增加收入近2万元。

  此外,霞美镇政府还补助3000元让吕德良购买猪苗,发展养殖业脱贫,同时让他加入光伏扶贫参与“分红”。

  如今,吕德良和母亲已搬进了90多平方米的新房,经济来源也逐渐稳定。“政府的好政策,让家乡有了大变化,让我们贫困户生活发生了大变样,生活越来越有奔头了!如今我也正在用自己的力量,将自己的村庄打扫得越来越美。”说起这两年家里的巨大变化,吕德良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他告诉记者,在脱贫路上,他充满信心。

  【找良策】利用光伏基地优势开展光伏扶贫

  帮助贫困户脱贫不仅要练好“绣花功”、打好组合拳,更要找准路子。

  “作为南安市光伏扶贫项目试点镇,我们充分利用光伏基地优势,通过层层把关筛选,开展光伏扶贫。”霞美镇政府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目前全镇16个村已全面启动光伏扶贫项目,已有248户贫困户签订光伏扶贫合作协议,光伏发电板分布在霞美镇辖区的学校、村部、老人会屋顶等地,并于近期全部完成光伏发电设备的安装建设。

  “截至目前,南安农商银行已审核通过191户,共计发放贷款955万元。此外,还有9户贫困户通过申请扶贫小额贷款,自行发展种植、养殖业及小商铺经营等。”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光伏扶贫项目的实施,成了贫困户增收的“利器”,推动了乡镇扶贫工作可持续发展,“从今年开始,扶贫对象就可以参与分红,增加一笔固定收入了”。

  据了解,霞美镇2016年年初锁定精准扶贫户为329户735人。根据扶贫开发工作真实现状,霞美镇实施了产业脱贫、就业脱贫、助学帮困、改善居住条件帮扶、医疗救助、社保兜底脱贫、扶贫小额信贷等七大工程,开展“企村结对帮扶”“村村帮扶”“社会帮扶”等“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同时杏埔、埔当等村通过向企业、乡贤集资的创新方式,成立了扶贫公益基金会、促进会,开展对贫困户定期、不定期的资金帮扶方式。至2016年年底,全镇已完成脱贫249户572人,率先脱贫人数占总人数的77.82%,今年霞美镇锁定精准扶贫户为97户196人,目前脱贫攻坚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相信十九大的召开,会有更强有力的扶贫政策出台,我们基层干部也将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让更多贫困户甩掉‘穷帽子’。”该负责人表示。(海丝商报记者 赖香珠 李想 通讯员 郭艺芬 庄伟鹏 文/图)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安溪县蓝田乡:开展体验式教学 推动主题教
  • 金埭头 银岑兜 因华侨而远近闻名的村庄
  • 晋江市领导到陈埭镇检查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