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达62米立体停车库你见过吗? 南安官桥将建31曾立体车库
后工业时代到来,高速发展的城市日渐拥挤。在寸土寸金的城市核心地段,很多私家车想找个停车的地方都难,更不用说花费高昂的资金买一个车位。在水平空间已经难以腾挪的情况下,是否有可能将汽车停到空中?在南安,这个想法已经实现。
高达31层的立体停车库。
日前,在位于南安官桥的福建敏捷机械有限公司内,记者看到了一座31层的立体车库。钢结构构成了这个高达62米的“钢铁巨人”的主体,车库入口处两边分别放着用于停放汽车的支架。这些支架通过电控系统控制,可实现垂直升降。据介绍,这个车库能同时存放62辆小汽车,31层的高度目前在全国立体停车库领域也能排到第二。
这是敏捷机械自2012年进军立体停车库领域以来,在生产资质和技术难度上的重大突破。“目前,我们也在研发自动停车机器人,配套立体停车库,让立体停车更加自动、智能化。”敏捷机械立体停车项目销售经理林琳表示。
生产资质升至全国第二
5日这天,林琳刚送走一批客人。这批客人从北京专程来到官桥,就是为了审核敏捷立体停车库项目的生产资质。
经过对项目的考核,敏捷顺利地实现了立体停车库生产资质从25层到31层的跨越。据了解,国内立体停车领域资质最高的也就35层,敏捷此次通过审核,生产立体车库的高度资质排到了全国第二。
能够顺利通过审核,公司最近3个月在建、高达62米的立体停车库功不可没。从敏捷机械行政办公大楼望出去,这座62米高的立体停车库高耸矗立,像一座铁塔一般,在10多米高的厂房群中显得十分突出。不过,建造这个立体车库,可不像搭一座铁塔那么简单。
“立体停车库的运行,对整个车库搭建的精度要求是很高的,这就对制作和安装工艺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林琳说。这个立体车库不仅建造难度巨大,又十分“烧钱”。从今年5月开始建造以来,人工、安装、材料上花费不菲,光最后阶段高空吊车费用每天都要一万多元,整个车库项目投入达300多万元。
这么一个“烧钱”的项目,敏捷不将其卖向市场,却建在自己的公司内,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该公司董事长助理蔡毓斌笑言,这个车库,就像是敏捷立体停车项目的一个“门面”,最近不少客户来公司考察,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这个大家伙,在惊讶的同时,也看到了敏捷的研发、生产实力。
技术突破带动销售翻番
据悉,立体停车库作为特种设备,要求企业应具备相应的生产资质。此前,敏捷的立体停车库已经取得了25层的生产资质,这次制作这个高达31层的“样机”,其实是敏捷机械往更高生产资质迈进的一块敲门砖。
“早些年的消防法要求车库的防火分区不能超过50个,所以很多立体车库最多只做到25层。现在停车越来越难,企业可以再往高了去做,但对能力却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林琳说。
为了在市场竞争中抢先,敏捷加大了产品研发投入。通过行业人才的引进,包括与国内行业内专家的合作,敏捷在立体停车库技术上不断取得突破。
林琳说,这次研发出31层的立体停车库,和很多汽车制造商推出“概念汽车”类似,一方面是要向市场传达敏捷的产品研发方向,另一方面则是做一个实力展示。
从2011年进军立体停车库领域至今,林琳坦言敏捷仍处在市场培育期。只不过近两年来,随着市场的开拓,企业已经从原先的市场培育发展到如今的收支平衡。“相比去年,今年销售可以实现翻番,预计销售可达到5000万元。”林琳说。在未来2-3年,随着立体停车在全国范围内的不断普及,该项目或者将超越陶瓷机械,成为敏捷的主流业务。
研发机器人停车配套
前段时间,国际电商企业亚马逊的一个无人化仓库视频在网络上疯传。视频中,所有货物搬运完全由机器人来操作。这则视频,让很多国人对国外机器人工业水平的发达叹为观止。
在工业4.0浪潮的带动下,国内工业也正在慢慢尝试机器换人。以停车为例,在不久的未来,让机器人为车主停车在国内也不是没可能实现。林琳透露,敏捷机械目前就正在为智能化停车做技术储备。
林琳告诉记者,敏捷正着手研究自动停车的机器人,配套立体停车库使用。在未来,车主只需将汽车停到立体车库门口,机器人便可直接将车子搬运到指定的停车层,整个车库可以实现无人化操作。
“我们将加快研究步伐,希望能在2-3年的时间内让技术成型并不断完善,让停车更加自动化、智能化。”林琳说。
本报记者 林超连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