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安 > 南安新闻 > 正文

南安草根“网红”自编自导自演闽南语生活搞笑片 点击量破百万

2016-05-19 09:47 来源:南安商报 0

郑云龙(右)与吴荣彬(左)讨论视频后期制作。

­  自编自导自演闽南语生活搞笑短片,讲述洪濑人嬉笑怒骂的日常,这些夸张的短片,成功博取了网友200多万人次的点击。

­  能闹这么大动静的洪濑人是谁?昨日,记者走进洪濑,采访了这名闽南草根郑云龙。

­  近不惑之年辞职回乡拍短片一部作品点击量上百万

­  昨日,记者打开网页,在腾讯网上搜索《闽南史上最狡猾的夫妻》《闽南精生》《闽南最支鬼的人和闽南最怯使的人》等作品,发现每个短片基本都在七八分钟,时间虽短,但这几部作品的点击量竟然达到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其中《闽南史上最狡猾的夫妻》点击量达106.8万,5月14日发布的新片《闽南精生》反响也不错,上线4天就有10多万的点播量。

­  这些闽南语小短片的创作者名叫郑云龙,今年39岁,洪濑人。去年下半年,他辞掉了在杭州卖海鲜的工作,回到洪濑。

­  “在家里,有时看到一些本土的小品剧,觉得很有趣,就想要自己编。”谈起创作的初衷,郑云龙笑着说,因为自己是闽南人,熟悉本土文化,加上有时候在新闻上看到有人买六合彩买得倾家荡产、大老板欠钱逃跑等现象,便想着通过一些夸张、艺术的手段表现出来,给人以警醒。打定主意之后,他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创作了《闽南史上最狡猾的夫妻》剧本,随后开始到晋江、泉州等地寻找合作者和演员。

­  郑云龙表示,因为自己是草根,没有知名度,演员非常难找,他不仅要四处通过朋友找演员,还要担任每部片子的编剧、编导和制片,自己还要出演。

­  回想起第一次拍短片,郑云龙表示“太难了”。“拍之前,脑袋很清醒,但是一对上镜头,整个人就懵了。”郑云龙说,他当时有幸和晋江的歌仔戏大师朱小兰合作,但与朱小兰的出色表演对比,自己完全不入戏,第一部作品很不如意。

­  “或许是第一次对镜头后有了经验,在接下来的拍摄中,我渐渐找到了感觉。”郑云龙说,全身心投入确实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2016年3月16日,在腾讯网上线的《天公伯报特码》新鲜出炉。“反响挺好,第一个星期点播量就达到五六十万,到现在已有70多万了。”郑云龙说。

­  而点击量破百万的《闽南史上最狡猾的夫妻》,主要讲述了债主上门要债,却反被逢场作戏的欠债夫妻骗了200万元的故事。

­  “土味”让作品更接地气还有三四部作品正在构思

­  “做这个事情,我完全是‘白手起家’,编导都不会,也没有人脉找演员,第一部短片拍摄的时候,光是找演员就花了好几个月,难。”郑云龙表示,而更让他觉得难的是家人和大部分朋友都不支持他。去年底开始,他已经投入了五六万元,大多数是积蓄,要继续做下去只能自掏腰包。

­  “我已经39岁了,再过1年就到‘不惑’之年,家里有老有小,有人觉得我不好好工作,瞎搞,创作时常受到他人异样的眼光。”郑云龙说,这些质疑曾让他动摇过。

­  “但是在和朱小兰等人的接触中,我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伙伴,他们对这个事业的坚持让我动容,也让我找到了干劲。”郑云龙表示,第一部短片出来后,反响不错,周围的人对我做这件事的看法才有所改变,妻子和父母也没那么反对了。

­  在艰难的创作过程中,郑云龙得到了观众和朋友的支持,现在他有了一个4人的团队。

­  “春丽、尤优非常支持我,大城小爱婚纱影楼的吴荣彬负责片子的录制、编辑,真的很感谢他们。”郑云龙表示。

­  记者采访期间,“粉丝”陈女士说,郑云龙的每一期作品她和丈夫都会看。

­  “我也常转给外地的姐妹,她们都觉得故事很接地气,很有趣,也有警示意义,看了还会期待下一期。”陈女士表示,这些作品虽然短,但融合了洪濑的“土味”,期待郑云龙的团队能够带来更多更好的作品。

­  “有很多观众会给我鼓励,这对我来说是最大的动力。”郑云龙告诉记者,现在,他创作的短片一经播出,保守估计都会有20万人左右观看。

­  “我们的创作都是就地取材,成本非常低,很多都要靠朋友的友情出演,服装只能稍微讲究一下,没有多余的资金,这也是我们现在遇到的较大困难。”郑云龙说,但也可能恰好是这种“地瓜味”俘获了观众的心,他还会继续坚持下去,也希望更多人能够加入。“目前,我还有三四部作品正在构思和筹备中。”(记者 洪丽燕 李想 文/图)

新闻推荐

上一条:南安“美丽乡村”环卫考评回访 山前村仍有多处垃圾
下一条:南安石井重拳打击假冒伪劣商品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