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安 > 南安新闻 > 正文

南安向阳卓厝村村财收入由6万增至100万

2015-12-11 10:23 来源:南安商报 0

  向阳乡卓厝村地处山区,原本集体经济薄弱,年村财收入仅6万元。2013年以来,卓厝村积极运用各种惠农政策,对华溪二级水电站扩容改造、加强土地流转和旧厝复垦,不断盘活土地资源,多措并举增强自身造血功能,2015年村财收入将达100万元以上。

多举措增加村集体收入

  “2003年,卓厝村村道都是土路,村部连个办公场所也没有,村集体收入每年只有1万多元。”卓厝村党支部书记林元良告诉记者,2013年中央鼓励小型水电站增效扩容改造,卓厝村果断抓住机遇,借助南安市第二批机改项目,于2014年将原承包给个人的华溪二级水电站转为村集体所有,投入130万元进行扩容改造,将发电量由320千瓦时提高到520千瓦时,2015年后每年可增加村财收入25万元。

  此外,卓厝村加大旧厝拆除复耕力度,复耕面积达34亩。第一期拆除旧厝复耕面积19亩,增加村财收入约70万元,第二期增加村财收入约65万元。

  卓厝村还合理开发土地种植名贵树种,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夯实了基础。到目前为止,村部已经盘活1000多亩山地,依托海山果林场建成向阳乡千亩芳樟基地,村集体约占三分之一股份,每年可增加村财8万-10万元,并呈逐年递增趋势。

 建公园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村集体经济发展了,民生工程也不能落下。近年来,卓厝村加大力度实施民生工程、惠民工程,倾情为民办实事。

  林元良告诉记者,2003年至今,村里投入几百万元,多方筹资,修建了30多公里的水泥路。

  2012年,卓厝村党支部在村里开展“造福工程”,经多方筹资投入1000多万元,将住在离村部6公里远的偏僻小角落100户400多人,迁移到村部,整个工程历时3年完成。2015年,村集体投入200多万元,拓宽村主干道2条4公里,并投入50万元建成卓厝村港美湿地污水处理场,方便群众出行,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环境。

  为了不断完善村民文化活动阵地,村里投入70多万元,在2015年9月份开始修建卓厝村休闲公园。不仅如此,村里还经常开展各类文化活动,组织“快乐周末”活动,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

  为了让广大农民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便捷的公共服务,卓厝村党支部完善农村服务体系,实行村干部轮流坐班制度,提供固定服务,要求值班人员全天候驻守村部,接受群众事项办理,确保群众办事“不掉线”“不断档”;发放驻村干部明白卡,将驻村干部联系方式告知群众,实行预约服务,群众有事直接联系,说明办理事项,对急需办理的事项,让村干部上门服务;实行“全程代办”工作机制,简单事务立即办、复杂事务由村干部收集资料到服务中心或镇上进行办理,实现一条龙服务,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指数”。(记者 黄俊涛)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南安本月起发放电子营业执照
下一条:省委省政府综治考评督导组来南安考评督导2015年全年综治工作情况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