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名南安民营企业家到清华大学“充电”
3日,南安市-清华大学第14期民营企业家高级研修班文化产业专题班,在清华大学圆满结束,41名来自南安文化产业的企业家、职业经理人参加本次学习。
研修班由南安市委组织部、宣传部联合举办,旨在借助清华大学这一知识高地,帮助学员拓宽视野、更新理念、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同时研究探讨文化产业经营发展道路,助推南安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学在清华 41名学员受益匪浅
据市委宣传部工作人员介绍,此次培训班为期8天。课程立足南安市文化企业的特点和实际需求,采取集中讲座为主、讨论交流与参观互动相结合的方式,邀请清华大学专家教授讲授文化产业资源挖掘、价值链整合与商业模式构建,文化产业发展趋势与地区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新经济环境下的文化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传统文化与创新思维,互联网+文化产业等课程。
福建广电网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安分公司副总经理林文聪是研修班班长,他告诉记者,授课的教授来自清华大学、人民大学等名校,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丰富,41名学员都受益匪浅。课堂上教授鼓励学员们积极提问,将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教授深入浅出的解答,让他们茅塞顿开。
林文聪对于刘海峰教授主讲的“互联网+文化产业”这一课程印象尤为深刻。“我非常赞同刘教授提出的‘互联网是一种生活方式’这个观点。”林文聪说,自从“智慧中国”概念提出后,他们公司也在策划“智慧村居”项目。但是他们不知道这种自下而上的方式是否可行,是刘教授用多年的研究成果坚定了他的想法。回到南安后,他加快了“智慧村居”项目的推进,预计1个月之后正式推出。
除了师生互动之外,学员之间的互动也不少。“思想的碰撞让我们收获良多。”林文聪说。
学无止境 通过网络继续深造
泉州荣达陶瓷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小狮,也是研修班的学员。回到南安后,他将课堂上的笔记拿出来,认真复习了一下,并将重点知识标注出来。
张小狮说,研修班上的每个学员都收获不少,也正因如此,他发现自己要学的知识还有很多。
“研修班结束了,但我们的学习之路才刚刚开始。”张小狮说,研修班还为学员提供了互联网学习渠道,学员登录“清华大学慕课平台”,就可以在网上看到教授们的教学视频,即使回到了南安,也能聆听教授的指导。
“先让自己充满电,才能有足够的动力推动企业发展。”张小狮说,参加研修班后,触动了他打造一个“森林氧吧”负离子陶瓷家装的创意。他打算继续深入学习,将这个创意进一步完善。
此外,研修班学员还自发建立微信群,用于加强学员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同时邀请授课教授加入,以便随时向名师请教。
学以致用 5项目初步达成合作意向
“举办研修班,目的是搭建‘学习、交流、合作’平台,让学员能够及时更新理念、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加强交流,实现资源共享、推进项目合作,共同繁荣南安文化产业。”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改办主任黄西岳表示,此次研修班的效果是显著的。
培训期间,在市委组织部、宣传部牵线搭桥下,南安市-清华大学第14期民营企业家高级研修班文化产业专题班,与北京市闽南文化创意产业商会达成战略合作意向,并举办了南安市文化产业项目(北京)对接会,来自北京文化产业领军企业代表和南安市文化产业企业家近百名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南安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合作。通过对接交流,南安市汉侯博物馆和北京市民间奥运博物馆,北京闽南文化创意产业商会、南安市金霞醉美农庄和北京不老山庄等5个项目初步达成合作意向并签约。
代表南安市汉侯博物馆与北京市民间奥运博物馆签订合作意向协议的是陈栋青,他表示,作为福建省第一家国家级私人陶瓷博物馆,汉侯博物馆预计将在两三个月之后正式开馆。
“北京市民间奥运博物馆负责人黄耀波是南安乡贤,他给我们传授了很多办馆经验,值得我们借鉴。”陈栋青说,双方还协商决定结为战略合作伙伴单位,在艺术品收藏品的研发、挖掘、租赁、展销、拍卖、交易等方面开展合作。(记者 陈晓萍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