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晋江 > 晋江新闻 > 正文

秉承“晋江精神” 把“晋江经验”带到边疆

2015-03-24 10:58 来源:晋江经济报 0

援藏干部:这里工作最艰苦也最光荣

  念青唐古拉山南麓、雅鲁藏布江以北,连绵的雪山下,清澈的尼洋河水流淌过工布江达,这里自然风光壮美,但年平均气温在0摄氏度以下,空气含氧量少,生存环境恶劣,令人望而生畏。有一群来自闽南的援藏干部,就在这里默默奉献。

  工布江达县委书记张朝阳,县政府副县长邱鸿荣,就是福建泉州市第六、第七批援藏队中来自晋江的援藏干部。带着家乡党委政府和群众的关切,日前,晋江市委书记陈荣法在带队赴藏慰问援藏干部期间,赞扬他们能在艰苦的条件下,秉承“晋江精神”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将“晋江经验”与藏区实际相结合,在开展援藏工作中取得突出成效。

  记者也走进援藏干部并进行采访,了解他们的故事。

四援并重 “感情援藏”最重要

  一头板寸、衣着朴素的张朝阳精神矍铄,但援藏5年,强烈的日光已将他的皮肤晒得黝黑,微瘦的体态,乍一看颇像“老西藏”。

  2010年来到这里,两年前援藏期已满,但他却坚持留下来吃苦,是什么样的精神让他在西藏再干上三年?面对记者的疑问,张朝阳爽快地用了三个词回答记者:真情、感动、责任。“和当地干部群众的相处,经常会让我感动,几年来,我们早已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西藏的发展有很多潜在优势,但要把这个优势发挥好,还需要内地一些新的机制和理念,我们肩负着这样的责任,所以说在西藏工作虽然很艰苦,但也最光荣!”

  对于如何做好援藏工作,张朝阳最大的体会,就是一定要尊重当地的资源、尊重当地的智慧,和干群团结一致,“所以我们提出了‘四援并重’,不仅要项目援藏、资金援藏、技术援藏,更要感情援藏。”

  邱鸿荣也认为,在某种程度上感情援藏更加重要,只有和当地的干部群众建立感情,打成一片,援藏工作才能抓实,才能真正了解当地老百姓需要什么、我们要怎么做。

  本着一片真心真情,援藏干部在实际工作中把“感情援藏”触及工布江达的每个角落,触及工布江达人民群众的心坎。张朝阳给自己制定了用三年时间走遍全县79个行政村,128个自然村,慰问完433户贫困户、221户五保户的目标,经常看望、慰问群众、僧尼,带去慰问品、生活品,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目前目标已经快要完成。

  在“感情援藏”中,张朝阳组织全县开展了县级领导“结穷亲、交朋友、心连心”定点帮扶活动。县级领导分别与66户低保户、困难户结成了“穷亲戚”,帮助群众脱贫致富。“他时刻想着群众,心里装着责任和沉甸甸的援藏事业。”工布江达县委副书记、县长甘丹平措如是评价。

将“晋江精神”带到边疆

  忍受着高原反应的折磨,援藏干部们一晚上都难以保证5个小时的睡眠,但在艰苦的环境下,他们仍然不改干事创业的热情。

  “我们将‘晋江精神’带到边疆,与‘工布江达精神’中爱国爱家、自强不息、敢为人先、无私奉献的内涵结合起来,成为推动发展的动力。”张朝阳说,在担任县委书记一职后,他与当地干部一起,结合工布江达特点,不断深化工作思路、丰富援藏内涵、扩大援藏实效。经过努力,2014年,全县生产总值已经是2001年的9倍。

  “能够把福建乃至全国的先进理念和技术带到工布江达,留在工布江达,推动一方经济科学发展,绿色崛起,推动群众思想理念转变,我想这是我留在西藏再干3年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和任务!”

  工布江达与晋江,一山一海,各具特色,但深化两地的合作还大有文章可做。据邱鸿荣介绍,目前晋江市委市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已经投入400万元的资金参与工布江达援建。张朝阳说,希望晋江的企业尤其食品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可以考虑到高原寻求一些合作的机会,他们也将致力做好服务。

  邱鸿荣则表示,目前正推动家乡的医药企业与当地藏药行业的沟通接洽,希望能促成两地在这方面的合作。(特派记者 陈维曦)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晋江市召开专题会议听取滨海新区一期项目工作汇报
下一条:晋江金井部署2015年基层党建工作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