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洪宅垵圣林庙石碑记载“陈真人”传说
跳火群是闽南人除夕夜少不了的一项重要民俗活动,而霞行社区下行和顶陈自然村“不走寻常路”,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才跳火群,这一习俗的重要程度对他们来说堪比春节。
日前,相关报道见报后,市民陈先生向记者爆料,洪宅垵社区也有座奉祀“陈真人”的寺庙,庙里有座嵌入墙体的石碑,上面记载了关于“陈真人”的故事。随后,记者进行了走访并采访了晋江地方文史专家粘良图,请他帮忙解读石碑上的内容。
来到洪宅垵社区,在陈国森老人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居民口中的“陈真人”庙——圣林庙西宫。
这座庙位于社区老人会旁边,看起来崭新大气,似乎重修不久。一踏进庙里,就能看到两尊“陈真人”像。天井右边的墙壁上有一块石碑,上面除了寺庙重修捐资芳名录之外,还有一篇《宣封护国庇民圣林庙西宫兴建志》。
关于“陈真人”的传说,陈国森表示以前从祖辈那里听说,古时候人们去向他求雨,很灵验,所以大家都很信奉他。“现在大家还经常来求平安、健康、风调雨顺。”
那么,石碑上刻的内容是什么呢?昨日下午,记者带着石碑图片来到晋江市文化中心采访晋江地方文史专家粘良图。
“从名字来看,就可以断定‘陈真人’是当时的一个道士。”在阅读碑文过程中,粘良图从中解读出了关于“陈真人”的一些传说故事。
碑文中介绍,“陈真人”生于“大明永乐二年甲申(1404年)二月二十三”,天生就聪明能干。当时皇帝想建皇宫,要求工匠用短小木梁来搭盖厅堂,这一几乎不可能做到的事,难倒了不少工匠。后来有个“醉匠”受“陈真人”托梦后竟把这事给办成了。此后,皇上就册封他“护国庇民之褒扬”,并赐黄龙袍给他,还兴建宫庙供人们奉祀他。
粘良图分析,“陈真人”属道教,也许是因为后来潜心修炼,道行较深,让群众信服。之所以跳火群、建庙供奉、二月二十三唱戏等民俗活动一直流传下来,最主要的还是和当年他为民求雨这一传说息息相关。(记者 沈茜)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