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濡以沫四十载 晋江一大爷想给老伴一个不折腾的晚年
晋江罗山街道樟井社区的一个铁皮屋里,居住着老人姚贻收和他的老伴施玉纯,这是一对相伴生活多年的老人。老人姚贻收说,身边没有子女,有时候他和老伴觉得孤独,但想到和老伴一起走过了四十载,也觉得满足了,只是一直以来让老伴跟自己过着苦日子,心里有些遗憾。
昨日下午3时许,天气晴朗,但这个铁皮屋薄薄的铁门仍反锁着,从门缝里窥探,三十余平方米的铁皮内,阿婆施玉纯安静地坐在一张床铺上。
前来关心这对老人的晋江消防战士轻轻地敲了敲铁皮屋的门,几分钟后,施阿婆缓慢地踱步来开门。打开了铁门,她像是看见熟人来访,用一腔热忱的闽南话招呼着消防战士。施阿婆说她隐约能看到绿色的人影,几天前也有“军人”来关心他们。阿婆所说的军人其实也是消防战士。
“眼睛已经瞎了,哪都去不了了。”施阿婆手扶着一把塑料靠椅,蹒跚地挪步,准备拿椅子招呼客人坐着休息。她说,眼睛白内障病情已一年比一年重,如今视线已模糊不清。这几年里,她已是“寸步难行”,更多的时间里,只能静静地坐在屋子里过着每一天。
在附近的姚贻收看到家里来了客人,也走了过来,聊起了他和老伴的生活。姚大爷走起路也是一瘸一拐,他被腿脚血栓的问题困扰了二十余年了。
姚大爷告诉记者,他和施阿婆并不是彼此的原配,年轻时,他俩都因为变故而失去了最初的爱人,但又由于缘分,经人介绍后,生活在了一起,成了彼此的亲人。他们已经在一起生活了近四十年,如今他已74岁,老伴则已是78岁了。
“我腿脚不行的时候,她照顾我,现在她眼睛看不见,当然得我来照顾她。”姚大爷说,二十几年前,他的腿部就出现了血栓状况,后来开始行动不便,十几年的时间,更多的时候是老伴在照顾他,直到大约十年前,老伴的眼睛因为白内障,视线模糊不清,且生活渐渐难以自理,他才开始揽下了几乎所有家务,并悉心地照顾老伴,这一照顾就是近十年。
采访时,记者注意到,施阿婆的眼睛容易分泌泪液,姚大爷总会小心翼翼用毛巾帮她拭去泪液。
姚大爷说,其实他和原配有一个女儿,但女儿已经出嫁多年,有了她自己的家庭,平时和女儿联系得很少,大部分时间里,他都是和老伴一起生活。
记者在这个铁皮屋外看到一座古厝,古厝已摇摇欲坠。姚大爷的堂亲说,这个古厝是新中国成立那年建成的,姚大爷年轻时就居住在古厝里,而他的老伴施阿婆也和他在里边生活了三十几年。直到去年9月,出于安全的考虑,堂亲们一起出钱,给姚大爷和老伴盖了个简易的铁屋,让这两位老人有一个暂时的住处。
姚大爷说,他和老伴现在是社区的低保户,每个月有500余元的生活补助,这只能让他们过着“稀饭配青菜”的生活,但这还不是他最操心的,他操心的是夏天到来之后,高温之下,铁皮屋的闷热会让他和老伴煎熬难过。
相濡以沫数十载,姚大爷说,在他心里,一直希望能够在给老伴一个不再那么折腾的晚年生活。(记者_王诗伟 许春 董严军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