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晋江 > 晋江新闻 > 正文

晋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追梦之旅”回顾

2015-03-03 09:31 来源:晋江经济报 0

  日前,晋江市被正式确认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赢得全国文明城市这张“入场券”,不仅标志着晋江精神文明建设迈上了新台阶,更代表晋江的创城之路走向了一个全新的起点。

  多年来,秉承“创建为民”的理念,紧抓“人的发展”这一核心,晋江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做优城市品质,推动“五城同创”融会贯通、齐头并进,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追梦之旅”中成绩显著:城市环境越来越美,交通越来越便利,文化娱乐越来越丰富,“美丽晋江人”就在你我身边,信用“红黑榜”让“老赖”无处遁形,志愿者驿站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一届一届打基础

  新起点上再出发

  全国文明城市是所有城市品牌中含金量最高、创建难度最大的荣誉,是反映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综合性荣誉称号,是目前国内城市综合类评比中的最高荣誉,也是最具价值的城市品牌。

  “晋江进入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行列,可谓滴水穿石,来之不易,是一届为一届打基础、一年为一年添后劲的结果,是全市人民戮力共创的结晶。”晋江市委书记陈荣法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晋江将再接再厉,瞄定这一“城市梦想”,全力实现2017年建成全国文明城市的既定目标。

  早在1999年,中央文明委就授予晋江市“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市”称号,表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成果;进入新世纪,面对农村城市化加快的大势,晋江把“以城带乡、城乡并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布局和抓手,连续两届以总分第一荣膺福建省文明城市。尤其是2012年,晋江市提出举全市之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工作目标,开启了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追梦之旅”。按照“创建为民、共建共享、和谐发展”的理念,不断完善创建机制、改善城乡环境、提升城市品位,晋江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为在更高平台上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水平,经晋江市委、市政府研究,特申请参评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目标提出之后,近三年来,在新型城镇化浪潮中,晋江始终把文明城市创建摆在重要位置,坚持统筹规划,形成了常态常抓的创建动力。经济的发展,也为晋江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投入奠定了基础,晋江形成了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渠道、多层次投入机制。2012年以来,晋江市财政核拨精神文明创建专项经费960万元、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专项经费260万元。晋江还突出以城带乡,形成了城乡联动的创建形态,规范各类文明创建活动;在全省率先实施文明单位量化考评工作,培育出全国文明单位(村镇)5个、省级37个、泉州市级118个;针对民营企业经济活跃的特点,创设企业文化节、企业家讲坛、企业文化沙龙和企业志愿服务等载体,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创建。

实实在在创建 文明亮点迭出

  文明城市的创建不是一朝一夕,看的是常态工作,评的是实际效果,多年来,晋江在创建文明城市过程中有着不少好经验和做法。

  亮点之一:核心价值观传播手段更加丰富。为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心入脑,晋江市策划、开发了一批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传播手段。比如,以“弘扬正能量践行价值观”为主题,向全社会广泛征集新编闽南四句,从中评选出不少优秀作品广为传播,进村入厂举办巡演和巡展;再如,将核心价值观融入楹联文化,在春节期间,开展征集“乙未晋江第一联”,邀请当地书法家挥毫泼墨,印制“我们的价值观”新春联10万对,随《晋江经济报》进入寻常百姓家。

  亮点之二:崇德尚义、好人好报蔚为风气。连续多年举办“十佳美丽晋江人”评选表彰活动,长年利用各种传播手段,挖掘平民英雄和草根楷模,大力宣传他们的善行义举。去年,晋江市共有罗永秀、钟阿美、许泽坤等7人次分别入选“中国好人榜”“福建好人榜”和泉州市第四届道德模范;为进一步形成好人好报的价值取向,晋江市还出台了《帮扶和礼遇道德模范实施意见》。

  亮点之三:诚信制度化建设迈出新步伐。通过出台《信用“红黑榜”发布制度》、建构“诚信晋江”网站、设立“诚信驿站”等,努力探索诚信建设实体化、信息化、长效化的路子。目前,“诚信晋江”简易版已经上线;与此同时,在商业繁华路段建立全省首个“诚信驿站”,整合诚信商户评比、信用咨询、消费维权、便民服务、慈善义卖等功能,强化了行政管理部门、商业经营户和消费者之间的互动。

  亮点之四:志愿服务工作进一步规范。目前,晋江市已有102个文明单位建立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全市拥有注册志愿者29741名,占常住人口的12.5%。为推进志愿服务工作制度化,去年晋江市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并在公共场所、交通枢纽和行业窗口着手建立50个志愿服务驿站。同时,出台《志愿者礼遇办法》,对星级志愿者给予相应的物质和精神礼遇。

  亮点之五:党政与社会合力创城的局面更为巩固。着眼于实现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常态化,晋江市进一步完善创城工作机制,有效保障了创城工作的不断推进。与此同时,充分发挥市民参与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主体作用,建立“城市啄木鸟”工作队、绿色骑行文明劝导队和城市“微镜头”摄影志愿服务队等一系列市民督导队伍,发动群众为创城工作和城市管理“挑刺、找茬”,曝光管理缺位和不文明现象,为市民与城市管理者的互动搭设平台,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创文明城市的合力。

  着力民生民心 形成共建共享

  文明城市创建,目的是让群众受益得实惠,让城市更美丽、人民更幸福。多年来,晋江着力民生民心,形成了共建共享的创建导向。

  每年,晋江都拿出60%以上的财力用于民生领域,在全省率先实行城乡低保、新农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等社保“城乡一体化”;开展“春风计划·四帮四扶”行动,建立市镇村企挂钩帮扶机制,每年投入3000万元,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解困;实施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免收学费政策,实现外来工子弟异地高考,2013年晋江顺利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国家认定;在全省率先实行“居住证”制度,赋予来晋务工人员保障性住房、义务教育、社会保险、医疗互助等30项市民待遇,同时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外来人口落户限制,推动外来人员更好地融入晋江、扎根晋江,实现同城同步、共建共享文明发展成果。

  晋江还大力推行“制定村规民约、深化移风易俗”工作,开展规范主市区出殡路线,禁止“普渡”“佛生日”大操大办等专项整治,形成了城乡崇尚勤俭、简办婚丧、热衷慈善的新风气、新气象。据不完全统计,晋江市慈善总会募集慈善基金累计超21亿元,惠及群众15多万人,晋江市先后获评“中国爱心城市”和“中国公益慈善七星城市”。

  如今,随着晋江进入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行列,我们坚信,在全市人民的齐心努力下,晋江的未来会更美,百姓的生活将更幸福。(通讯员 李俐  记者 董瑞婷 陈巧玲)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晋江一恋物癖男子为寻刺激多次偷女性内衣裤回家试穿
下一条:晋江市领导调研智慧创新型企业和三创园区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