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晋江 > 晋江新闻 > 正文

晋江80岁林素珍分享从前春节做年糕的趣事

2015-02-03 10:23 来源:晋江经济报 0

  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寓意着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好。过春节,吃年糕,是许多老一辈晋江人的集体记忆。这不,年关将近,老家陈埭镇洋埭村的80岁阿婆林素珍,就和子女们念叨起以前春节做年糕的趣事。

  “这个时候差不多该去碾米厂碾米、回家浸米,为蒸年糕做准备了!”林素珍神采飞扬地说,她十分怀念家里人一起动手做年糕的岁月。

  林素珍说,蒸年糕的日子在农历十二月二十三至二十八这几天里,年糕的花样也有很多,碗糕、天公糕、甜祭、芋圆等等,当时还有一些专门做年糕的模具,比如“龟印”。

  年糕的品种多样,其中不少是有包馅的,豆馅、花生馅、菜脯馅、萝卜馅、番薯馅……林素珍怀念地说,小时候,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包馅感觉特别热闹,很有年味。

  馅包好以后,蒸的时候还有讲究呢。林阿婆说,蒸年糕用的是柴火,火候控制很重要。蒸的过程中,最忌讳小孩子来问“熟了没有”。依照老辈的说法,如果蒸年糕的时候,小孩来问熟了没有,年糕就会蒸不好了。

  年糕蒸好后,孩子们会拿来当零食吃。当时没有冰箱,年糕的保质期虽然有一两个月,但也很容易发霉。林素珍说,即使年糕发霉了,很多人家还是舍不得扔掉,用刀削去那些发霉的地方,将年糕洗洗,下锅煎炸一下,又继续吃。

  “一般正月里大家吃吃年糕,打打牌聊聊天,虽然很简单,但是很快乐!”林阿婆感慨道,如今没有自己动手做年糕,都感觉年味变淡了。

  链接:年糕,用黏性大的米或米粉蒸成的糕,是农历年的应时食品。

征集令

  即日起至2月12日,晋江经济报推出“我们的节日·春节·年代记忆”活动,面向市民朋友们征集记忆中的年味儿。

  欢迎大家秀出印象最深的春节记忆,晒出关于春节的那些喜庆、幸福、温暖、感动的瞬间,亮出有关春节的日记、家书或故事,让我们一同在“春节·年代记忆”中寻觅浓浓当年情。你可以拨打本报热线82003110推荐故事,或者将您的春节记忆发送到晋江经济报官方微信,推荐故事被采纳或故事被采纳并见报的,将有机会获得100元电话卡。(记者 董瑞婷 陈巧玲)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车窗垃圾”引关注 晋江网友建议“随手拍”
下一条:晋江召开市区和机场净空保护区禁炮工作会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