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英林派出所“三步法” 破解“宅警”难题
“宅警”具体表现为民警“宅”在办公室里,懒于深入辖区走访群众,导致基础工作不扎实,办事效率低下,人民群众不满意,进而影响了各项警务工作。英林派出所以创建“人民满意单位”活动为契机,采取“一保障、二部署、三做实”三步法,探索破解“宅警”问题,让社区民警真正走出去,做实各项警务工作。
以民为本,制度保障上
实现警力下沉真着陆
英林派出所在绩效考评制度设计上,以“民本”为原则,充分考虑如何让警力主动下沉到社区。
首先是将基础工作细化分解,纳入绩效考评。派出所着眼解决社区民警“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以流动人口信息、出租房屋信息、视频信息等各类社会信息资源采集为基点,强化重点人员管控、行业场所管理、村级巡逻队建设,落实社区警情通报常态化制度及辖区治安防范成效等多项基础工作,将上述各项基础工作细化分解,纳入绩效考评细则中,明确要求民警不能再像以往那样“闭门造车”。自今年年初以来,辖区14支村级巡逻队共扭送200多名违法犯罪嫌疑人。此外,该所将“社区民警见警率”贯穿绩效工作始终。
部署立体化巡逻防控
推进社区警务网格化
针对辖区娱乐场所多、旅馆店铺多、人口流动量大、社情复杂的特点,英林派出所紧紧围绕“立体化巡逻防控、社区警务网格化管理”的原则,推动警力下沉,真正做实社区警务,取得初步成效,得到了辖区居民的认可。
首先,该所将路面巡逻与视频巡逻相结合,部署构建强大的立体化网络监控系统。今年年初以来,通过视频监控系统调度路面巡逻力量,仅英林村巡逻队就扭送现行违法犯罪分子156名。同时要求各社区民警定期带队开展全镇集结巡逻演练,有效提高见警率,2014年1-10月英林派出所辖区刑事发案646起,同比2013年1-10月的1120起下降了42.32%。
此外,该所科学划分网格,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英林派出所将辖区划分为八个网格,每个网格均配备一名专职网格员。今年来,英林派出所辖区各村基础信息网格化平均完成率已超80%,共办理居住证22000余张。
坚持“沉、创、查”
做实社区警务
英林派出所要求民警沉下身子,对群众的服务管理工作真正做到有效、准确,把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作为最根本的检测和评判标准,让民警在社区里、在群众中找到落脚点,社区警务工作更好地外化于行。(记者 陈竹 通讯员 陈兴宇)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