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晋江 > 晋江新闻 > 正文

晋江“急难”对象可拨打968919社会救助热线

2014-11-05 10:30 来源:晋江经济报 0

  晋江新闻网11月5日讯 如何有效补足社会救助方面的空白点和短板,让遭遇不测者得周急之助、因病因灾者去生存之虞、创新创业者无后顾之忧?晋江新闻网记者昨日从晋江市民政局获悉,《晋江市开展社会救助“救急难”试点实施方案(试行)》(简称方案)已正式出炉,通过整合各项救助资源和社会各界力量,对突遇不测、因病因灾陷入生存困难的居民(包括持有居住证的外来人员)给予应急、过渡性救助。据悉,《方案》中建立的多项制度是对传统社会救助方式的创新。

  亮点一:

  主动发现“急难”对象

  依托村(居)委会成员、社区工作者、网格管理员、公共服务机构和社会组织等,建立“急难”对象主动发现机制,及时了解、掌握、核实居民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事故、罹患重病等特殊情况。晋江市民政局、卫生局依托新农合咨询专线,开通“968919”社会救助热线,畅通困难群众申请救助渠道,各镇(街道)、市有关救助管理部门在发现或接到有关单位、社会组织、公民个人报告救助线索后,应主动核查情况,对于其中符合“救急难”救助条件的,应协助其申请救助并受理。

  亮点二:

  “三级分层救助”、

  “三方联动救助”机制

  依托市社保中心、镇级服务中心、村级便民服务代办点设立社会救助“救急难”窗口,建立市、镇、村“三级分层救助”网络,实行分级管理、分层救助,使不同程度、不同原因的急难对象都能得到及时、妥善的帮扶救助。建立“政府搭台、社会参与、供需对接、良性互动”的政府救助、慈善救助、邻里互助“三方联动救助”工作机制,充分聚集全社会向善力量,引导、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志愿者、邻里亲友和爱心人士等社会力量针对“急难”对象开展慈善救助活动。

  亮点三:

  救助对象不分本地、外来

  据《方案》,“救急难”救助对象不分本地、外来,只要持有本市户籍或持有本市居住证,生活遇到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困难的居民家庭即可申请帮助。

  比如生活遭遇重大自然灾害的受灾家庭;辖区内发现的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住房无着或居住困难的城乡低保和低收入家庭;因遭遇火灾、车祸、溺水等突发性意外事件导致生活无着的;因子女教育费用负担过重,导致家庭基本生活难以维持的(不含自费择校生和非全日制大中专学生);突发急重伤病、需要急救,但身份不明确或无力支付相应费用的患者;因医治危重疾病,在扣除各种医疗保险报销、医疗救助部分和其他社会帮困救助资金后,个人负担的医疗费数额较大,导致家庭基本生活难以维持的等。将根据保基本、管抢救的原则,结合救助对象困难原因、程度、种类等因素,实施分级分类救助。(记者 林文婧)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晋江鞋都片区回顾总结提前批阶段工作动员部署下阶段工作
下一条:晋江天气预报 冷空气再“补仓”气温暂时难回升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