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醒酒费”是人性化服务背后的陷阱
2010年11月10日,武汉市首个“酒后驾驶醒酒中心”在汉阳医院挂牌。醒酒中心介绍,“醒酒费”一般由三部分组成:救护车运送费,治疗费,床位费。初步估算最低得300元,高的可能近2000元。这些还不包括抽血检测醉酒程度的检验费500元。
社会在进步中,执法也变得越来越人性化了。遇上酒后驾驶,交警也得先兵后礼,扣分罚款之后不能把司机带回警局关一晚上,更深露重容易让酒驾者感冒。所以,建一个“酒后驾驶醒酒中心”,让醉酒者去清醒清醒,等醒酒之后再平安回家。如此,一则节省交警部门执法的人力物力,二来也算是对酒驾者身心健康负责。从设置初衷来看,这真是一个人性化十足的措施。
免费午餐,总是难得几回有。这醒酒中心把醉酒者的酒醒了,自然是要收取一定费用。不看不知道,一看血压高,这醒一次酒少则数百多则两千,另外验个血还要另交500元。要是遇着一个开电动车的酒驾者,估计就直接将车抵押给醒酒中心了。看来人性化的醒酒中心,一般酒驾者还真享受不起这待遇。
所以,这人性化的服务措施受到质疑,还真不能怪老百姓们挑剔。老百姓花钱就是讲个明白,一般医院验血就几十块钱,到醒酒中心一下就翻了好几十倍,这其中的合理性让人生疑。还有中心的床位、药品、服务有没有一个定价标准,这些都是糊涂账,没有议价权的普通人,被抛到醒酒中心后,就只能接受钱包空乏的现实。
而在另一方面,人醉酒之后不构成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这样迷糊着就进入醒酒中心“消费”,难保不会在头脑模糊下接受额外检查和其他服务。这其中,就存在着误导酒驾者多消费的可能。一旦酒驾者醒来,觉得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就会产生纠纷。
其实,像“醒酒中心”这样的昂贵人性化服务并不鲜见,但往往这些措施背后都隐藏着“收费陷阱”。比如,在高速路上违规之后,司机被允许在异地缴纳罚款,但却要付高额手续费。不得不说,这样的“收费陷阱”让所谓的人性化打了水漂,成为牟利的幌子。这样的措施,必然会与它的初衷南辕北辙,民众也会根据现实选择,不去接受这样的人性化服务,从而使措施落空,相关部门也是出力不讨好。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相关部门搞人性化。好的措施推行,必然要让人乐意接受,如此才能实现效益的最大化。“醒酒费”要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就应该制定一般人可以接受的收费标准。如果,违法者被过度服务而缴纳刚性的费用,这无疑是逼着人往“陷阱”里跳。(雷磊)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