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男子“看热闹”惹麻烦 交警工正还清白
坊间有句玩笑话,看热闹的不嫌事大。纵观事故现场,不少群众都会围在一起“看热闹”,但有时候“看热闹”也会让自己麻烦缠身。原本与自己毫无关系的交通事故,但因为围观群众的误传,使只为了看下热闹的自己一下子成了“罪魁祸首”。如此倒霉的事最近就让吴先生遇到了。
2013年12月20日,在晋江市泉安南路罗山前堡路段,发生一起摩托车与皮卡车追尾的交通事故。接警后,晋江交管大队民警迅速赶到现场,只见现场停着一辆皮卡车和一辆男式二轮摩托车,摩托车司机受伤倒地。
根据摩托车司机宋某的描述,事发时,他驾驶摩托车行驶在慢车道上,突然后面一辆皮卡车追尾撞到自己,导致自己失控撞上前方另外一辆皮卡车,而肇事皮卡车继续往前开了数十米后才停下来,司机下车观望片刻后,又驾车离去。这和现场多名围观群众的描述基本一致,初步可以断定这又是一起常见的交通肇事逃逸事件。但经过现场勘查,细心的民警发现,摩托车后方并无明显碰撞痕迹,这一细微之处引起了民警的怀疑。
为了还原事发现场,同时找到宋某和围观群众口中的肇事车辆,民警调取了该路段监控录像,但不巧的是,事发瞬间监控摄像的镜头不偏不倚地正好被路边的一块警示牌挡住,无法记录完整的事故过程,所幸能够看到“继续往前开的肇事车辆”。
根据监控中记录下来的车牌号,民警找来了该皮卡车司机吴先生。吴先生在接受民警询问时大呼冤枉,称当时自己确实驾驶皮卡车行驶在该摩托车后面,但并未追尾该摩托车。事故发生后,出于看热闹,他开离事故现场数十米后又停下车观望了一会,然后才驾车离开,自始至终自己并未与该摩托车发生过碰撞。
民警在该皮卡车车头也未发现新的撞痕,这似乎也印证了吴先生的说法。然而,宋某一口咬定就是吴先生撞了自己,才导致自己追尾前方车辆受伤,围观群众可以替自己作证。
双方各执一词,案件顿时陷入僵局。此时案件的疑点就在于1.如果两车确实发生追尾,为何两车碰撞处无明显的碰撞痕迹?2.如果两车确实未发生追尾,为何围观群众会指证吴先生?为了查明真相,不冤枉一个好人,民警努力搜索更有说服力的证据。
为此,民警小徐又再次走访了事发现场周边的店铺,询问当时在场围观的群众,询问的焦点就在于———是否确切目击了吴先生驾驶的皮卡车追尾宋某驾驶的摩托车的瞬间?
民警询问了几名当时在事故现场围观的群众后得出结论———他们并没有亲眼看到两车发生碰撞,都是听别人说的,而最先传出这番话的是一个收豆渣的老伯。
出现在事故现场的收豆渣的老伯成了本案的关键。经过现场围观群众的辨认,民警在监控镜头里找到了收豆渣老伯的身影,但据附近居民称,这个老伯并不是本地人,也不住在附近,只知道他偶尔会到这边来收豆渣。于是民警让附近居民帮忙留意这个“关键先生”,经过四天的漫长等待,终于从前堡那里传来好消息———收豆渣的老伯出现了。
“摩托自己撞到前面的四轮儿,后面的四轮儿没撞到摩托。”老伯用一口地道的闽南语向大家道出了案件的真相,此时的宋某听后羞愧得满脸通红。
原来,事发当时,宋某驾驶的摩托车由于车速过快在慢车道上追尾了前方一辆皮卡车后受伤倒地,此时收豆渣的老伯刚好经过目睹了事故过程,而行驶在摩托车后方的吴先生也目睹了这一幕。
事故发生后,迅速引来了附近群众的围观,而吴先生驾驶皮卡车绕过宋某开离现场数十米后,受好奇心驱使也下车来看热闹,不过短暂停留后就驾车离开了。
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着事故原因,而此时最清楚事故经过的老伯却说了句很容易误导大家的话———“是后面那辆四轮儿撞的”。老伯原本的意思指的是摩托车追尾的那辆皮卡车与之发生了碰撞,谁曾想,大伙并未理解他的话。此话一出,大家纷纷把目光投向了刚刚下车看热闹、此时正好驾车离开的吴先生,这下,吴先生一下子变成了“罪魁祸首”。
大家虽然没看到事故经过,但通过议论吴先生的行为,都觉此番解释合情合理、理所当然,并以讹传讹,老伯赶着收豆渣也无心解释,便也匆匆离开。而当事人宋某深知自己因操作不当追尾他人车辆,自己车撞坏了、人也受伤了,还有可能要赔偿别人的损失,这要花不少钱,由于经济条件不好,宋某便来了个顺水推舟、将错就错,将责任全部推给了吴先生。
真相终于大白,吴先生也放下了心中的大石,并笑称他对这个收豆渣的老伯真是又爱又恨,同时也很感谢警方为调查真相所做的努力。而对于宋某,警方对他进行了深刻的教育,并对其交通违法行为依法开具罚单,同时认定宋某承担该起事故的全部责任。
晋江交警提醒广大市民,路面发生交通事故,最好不要上前围观,以免发生其他意外或影响道路畅通及交警办案,同时,围观群众在不了解事故真实原因的情况下,不要以讹传讹、人云亦云,给警方及时破案增添难度。(记者 齐玉波 通讯员 蔡长江 丁琪泽)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