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翻饭锅晋江15个月大男童被烫伤 民警警车紧急送医
孩子全身烫伤面积达15%
闽南网8月11日讯 外婆在厨房里做饭,15个月大的小康(化名)悄悄进来,好奇之下打翻正在煮饭的锅,滚烫的米汤顿时倾倒在他身上。前日下午4点半左右,这一幕就发生在晋江陈埭桂林村。所幸的是,正当孩子家长手足无措时,陈埭派出所民警姚警官巡逻经过,急忙开警车载着孩子去医院。
目前,孩子已转往解放军第180医院,经检查,全身烫伤面积达到15%,正在住院观察治疗。
事发:趁外婆不注意孩子打翻饭锅
杨先生夫妇是四川广安人,都在陈埭桂林村一家鞋厂上班。两人平时都要上班,6岁的大儿子和15个月大的小儿子小康,则由孩子的外婆照顾。
孩子的妈妈林女士说,小康刚学会走路,比较爱玩和好奇,会随便动一些东西,不过平时都有外婆看着。
昨日下午4点半左右,外婆开始在宿舍厨房准备晚饭。一开始,小康和哥哥在房间外面玩。因为忙着做饭,小康什么时候进厨房,外婆也没看见。突然间,“哐当”一声响起,紧接着是小康的哭声,外婆这才发现,小康竟然打翻了正在煮饭的锅,滚烫的米汤倾倒在他身上。
因为米汤温度高,小康身上全都红肿起来,并开始脱皮。外婆吓坏了,连忙将杨先生夫妇叫回来。夫妇俩抱着孩子走到厂门口,却一时等不到车,手足无措,林女士急得坐在地上哭起来。
救援:民警巡逻经过7分钟送到医院
正在这时,陈埭派出所片警姚警官正好带队到这里巡逻。
“当时我在车上就听到孩子哭得很大声,旁边围了很多人。我下车一看,孩子胸口、腹部、大腿都烫伤了,很红,又脱皮,他妈妈坐在地上哭得很伤心。”姚警官称,当时他什么都没想,马上让杨先生夫妇将孩子抱上车,把警笛打开,紧急送医。
开了警笛不用等红绿灯,原本正常要15分钟的车程,姚警官仅用7分钟,就把孩子送到最近的晋江市中医院,“事发紧急,就想着第一时间将孩子送到医院,所以开了警笛”。
伤情:全身烫伤面积15%是否手术待观察
孩子送到晋江市中医院后,因为烫伤伤情太严重,马上又转往解放军第180医院治疗。
林女士称,经过检查,孩子的脖子、胸部、腹部、两侧大腿烫伤面积较大,手脚也有烫伤地方,全身烫伤面积达到15%。医生为孩子进行应急处理,伤口都暂时包上绷带,孩子仍需要住院观察后,才决定是否进行手术。
“都怪我们,那个锅放的地方很矮,还不到1米,所以孩子够得着,如果放高点就不会出事。”林女士伤心又自责地说。
提醒:
热的东西放高点
别让孩子接触到
陈埭派出所民警提醒,儿童对什么都很好奇,这是儿童容易受伤的原因。烫伤是儿童常见外伤,平时应尽量别让儿童进厨房;用餐时应注意让儿童远离热的东西,尤其是外出用餐时;热水杯或水壶等应放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洗澡时尽量预先把冷、热水混合好,家中热水器等应保持关闭,用时才打开。
解放军第180医院烧伤科医护人员提醒,一旦孩子被烫伤,应最好冲凉水或冷敷半小时至1小时,对烫伤的地方进行局部降温,才不会加深烫伤的深度。如果烫伤程度为一级,可以自己处理,二级以上或有大面积烫伤,在应急处理后应紧急送往医院治疗。区分烫伤程度可按以下方法:如果只是发红,没有脱皮起水泡,应是一级烫伤;如果起水泡或脱皮,皮肤为红色,应是二级烫伤;如果烫伤后,皮肤已经由红变成苍白色,则为三级烫伤。
另外,坊间相传的涂牙膏、酱油、醋或高度白酒等土办法,其实对烫伤处理并不起什么作用,家长应避免误区。孩子被烫伤后,家长不要随意扯下孩子的衣服,这样会导致衣物对烫伤表皮的摩擦,常会加重烫伤皮肤的损害,甚至会将受伤的表皮拉脱。(本网记者 林天真 通讯员 姚勇艺 曾桂蓉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