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晋江 > 晋江新闻 > 正文

晋江歌仔戏艺术团下周六 晋江大剧院首演

2013-08-04 11:08 来源:闽南网 2

台上年轻的面孔,多是80后、90后戏迷

台上年轻的面孔,多是80后、90后戏迷

一演员的侧身,几乎与叶青的海报融在一起

一演员的侧身,几乎与叶青的海报融在一起

  闽南网8月4日讯 闽南的南音南戏,多半是梨园与高甲的舞台。歌仔戏,在这方沃土上也曾辉煌风靡过,如今,更多是寂寞的。

  所以,昨天上午,在晋江南苑酒店,叶青(台湾歌仔戏名伶)影友十周年联谊会,十多人自编自演经典歌仔桥段,因之聚首的七八十名戏迷的激动和感怀,是可以理解的。

  还有一个好消息,我们想放在这文章的前面告诉各位戏迷:下周六,今年刚成立的晋江歌仔戏艺术团,将在晋江大剧院公开首演。

  来吧,如果你也想念歌仔戏的风姿。

有一群戏迷 半世痴迷为歌仔

  小丁11岁时,在懵懂间喜欢上了歌仔戏,这一痴就是14年。刚刚当上警察的小蔡奔前跑后地组织活动,接触歌仔戏只有一两年,他已无可救药地被“俘虏”了。

  舞台上,十多个演员多是80后和90后,她们大胆地穿着古装走起T台,还自编自演经典桥段,虽然不是很专业,对歌仔戏情与爱,却让人动容。

  舞台下,年过半百的林阿姨,认真端坐,眼神专注而羡慕。林阿姨的歌仔戏情缘,来自母亲和奶奶。那时才10多岁的林阿姨,跟着家人守着收音机听歌仔戏,听多了就喜欢上那个曲调了,一起跟着轻声哼唱起来。整个花样年华,都在歌仔戏声中流淌过去。后来,她干脆进了歌仔戏团,当了演员。

  林阿姨身边的陈阿姨和许阿姨,也有同样的感触。前几天听说有歌仔戏迷聚会,三人一大早就从龙湖埭头村赶来。

  “可惜,找不到衣钵传人了。”林阿姨感慨,自己的儿女都20来岁了,对歌仔戏没有兴趣。“他们喜欢流行文化。”

有一种意念 多年奔波不辞苦

  100多年前,歌仔戏盛行于台湾,以闽南语为主。上世纪50年代初,晋江曾有二三十个歌仔剧团,几乎每个乡镇都有,那大概是歌仔戏在这方沃土上最辉煌的时光。大概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晋江本土歌仔戏日渐式微。

  这些,留金龙都看在眼里。留金龙是晋江市戏剧协会歌仔戏剧分会会长,也是忠实的歌仔戏迷。2008年11月份,晋江市戏剧协会歌仔戏分会顺利成立,现在已有210多名注册会员。

  “可喜的是,我们走在复兴的路上。”留金龙透露,经精心筹备,今年刚刚成立歌仔戏艺术团,有30多名成员,年龄从20至40岁都有,以老带新传帮带。经专业老师的培训和指导,艺术团整体水平得到提升。

  “歌仔戏的春天来了。”留金龙说,今年农历七月初四(8月10日)晚上将在晋江大剧院文化广场,举行歌仔戏艺术团首次公开演出,期待给歌仔戏迷送去文化大餐。

□说汝知影

  叶青,女,自幼学习歌仔戏。1969年,台湾中视开播电视剧歌仔戏,她以“花田错”一剧反串小生,一举成名。

  1982年,她转入“华视”,成立“华视叶青歌仔戏团”,主演了30多年的歌仔戏。

  1993年,获邀赴纽约领取“亚洲最杰出艺人奖”,成为登上林肯艺术中心演出的台湾戏曲艺术家第一人。

  多次荣获“金钟奖”、“终身学习奖”、“华视奖”等台湾重要奖项。(本网记者 陈建辉 黄谨 实习生 许雅玲 文/图)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晋江永和马坪村六旬阿婆殒命杂草堆 死因待查
下一条:晋江公交车女司机因争抢客源 持铁棍打伤男司机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