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东石白沙村:最后的紫菜滩涂
一排排养殖紫菜的支架,像海上美丽的诗行
明年就不能种植紫菜了,老周夫妇想去投靠儿子
洗紫菜去沙子
海都网-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讯 5000多亩的滩涂,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粼粼的波光;微风吹过,一排排紫菜养殖支架,犹如海上美丽的诗行。
只是,明年开始,这片海,这一首唯美的诗,将成“绝句”。
“要填海了,很多人舍不得这片海……”种了40年紫菜的周孙帅夫妻俩,面朝大海喃喃自语,以后不种紫菜,能干点啥,可能带着老婆到上海投奔儿子去吧……像老周夫妻俩这样以靠种紫菜为生的人,在晋江东石镇白沙村有200多户。白沙村3000多村民,主要收入靠种植紫菜、海蛎、花蛤等,其中紫菜的产量占整个东石镇的一半以上。
快到晌午,滩涂上,老周夫妇挑着担子慢慢靠岸,两个小小的影子越来越大,在滩涂上留下了一长串脚印。到了岸边,夫妻俩慢慢放下肩上的担子,脱掉身上的防水服,舒了一口气。“产量很差,苗坏掉了很多”,老周叹了一口气,“这可能是最后一季了,明年就不能种了”,老周和这里的村民一样,不希望这片海就此被填埋,但他最终默默地接受了,这里以后要大建设,说不定有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
把担子里的紫菜整理在一起,夫妻俩又扛起担子,往堤坝上走去。摘回来的新鲜紫菜,必须经过一番初加工,才能晾晒。
在院子里,老周和妻子一人抓起一把紫菜,放进水桶里,不断地用自来水清洗,洗干净后放在竹排上,平铺进三个铁圆圈里,圆圈一拿掉,三片圆紫菜就成形了。
把一沓一沓的竹排叠在一起,然后运到堤坝上晾晒,天气好的话,一天就可以晒干了。种紫菜的渔民最怕下雨天,紫菜一被雨淋到,就只能都扔掉。
老周说,一般种紫菜就一季,农历的七八月种下,一两个月就可以收成了。往年这片海滩上繁荣忙碌的景象,现在都不见了,今年的产量很差,很多紫菜苗都死了。老周收回来的新鲜紫菜近300斤,只能晒出20多斤的干紫菜。
靠海吃海,老周家是纯手工生产紫菜,而村里的种植大户,都是靠机器来烘干紫菜。54岁的周松江开了一个紫菜加工厂,一天的产量600多斤,像这样的规模,在村里还排不到第十位,每年的收成有30万元。只是不久的将来,海填了,厂也许就要关了。(本网记者 尤燕姿谢向明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