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市区及周边水系大整治:北水南调 以水治水
海都网-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讯 晋江有望通过“北水南调,以水治水,立体整治,全面提升”的原则,对市区及周边区域的水系进行大整治,构建市区水系循环运行体系,改善市区、晋东平原水系和水环境。昨日上午,晋江市领导现场调研九十九溪支流霞浯直溪及陈埭镇江头沟、坊脚内沟河,召开“市区水系综合治理现场会”。
【现场】 霞浯直溪 治理迫在眉睫
九十九溪支流霞浯直溪,河道淤积严重,水质受沿途造纸、皮革、养殖和生活污水污染,整治迫在眉睫。
这条溪发源于晋江市区崎山,流经西园街道砌田社区吴厝、磁灶镇物龙村、西园街道苏塘、后间、赖厝、车厝、霞浯、仕头、王厝社区,下游通过直溪水闸汇入九十九溪沿江支流,主河道长7.51公里。其中,泉厦高速公路桥涵下游河段长4公里,流域面积14.4平方公里。
此次计划整治直溪河道5.38公里,其中霞浯直溪主河道4.42公里,霞浯支流0.96公里,整治范围为河道整治、堤岸建设,新建排涝闸2座、穿堤排涝管4处,以及改建跨河桥梁9座,计划2012年上半年动工建设。
江头沟里沟水如“墨汁”
沟水的颜色跟墨汁一样,水面上漂浮着许多生活垃圾——在陈埭镇江头沟,记者看到了这一幕。江头沟由九十九溪的前沟支流进水,经西坂、双湄沟、西境、花厅口、坪头等村庄,最后经江头村流入南港沟,全长4公里多。今年,陈埭镇计划整治1.21公里,河道渠面宽12米,上中段预计明年8月完工。
镇村级小沟渠整治,是市区水系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去年以来,晋江市新塘街道、陈埭和西滨镇对辖区内的沟渠进行清淤、整治达28.61公里,并已修复已建6座节制闸的闸门和止水结构,新建6座渠首涵闸。此外,杨厝段至直溪抖门闸2.9公里清淤、缺塘溪罗山段0.5公里河道清淤、缺塘溪新塘段1.5公里河道清淤、梧桐溪新塘段1.5公里河道清淤,将于明年1月完工。
【对策】市区水系治理有望“北水南调”
直接流入晋江辖区内的北部水系,河流来水量较多。而南部水系来水量较少,不仅如此,工业污水、生活污水都排进南部水系,这导致该水系又脏又臭。为改善现状,晋江市将通过构建水系循环运行体系,提高北部水系蓄水位,再通过配套工程措施建设,“北水南调,以水治水”,改善市区及周边区域的水系和水环境。另外,还包括治污、清淤及截淤截断污染源,挖掘人工湖等扩充新水,整治水系周边环境等措施。
与此同时,为完善北部水系蓄水设施,将修缮溜滨水闸、旧乌边港水闸及陈埭镇北片区各小沟渠与九十九溪连通处已建节制闸的闸门止水结构,工程将于明年年底完工。此外,晋江市水利局建议,在内沟河下游出口与南低干渠交汇处(坊脚段)建设1座泵闸结合的水闸。该泵闸建设后,才能满足内沟河抬高水位运行的要求,开、关闸门有利于蓄水和排泄污水,同时在汛期出现内涝时可启动电泵进行排涝。 (本网记者 张清清 )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