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晋江 > 晋江新闻 > 正文

5名七旬老兵一封试探信 37年后晋江重逢

2013-03-08 07:06 来源:闽南网 0

昨日合照,从左到右是严深荣、吴绰然、林华楠、陈鸿 
昨日合照,从左到右是严深荣、吴绰然、林华楠、陈鸿铭、李天元

零下20多度,在青藏高原,陈鸿铭(左)和老刘(中) 
零下20多度,在青藏高原,陈鸿铭(左)和老刘(中)、吴绰然的合影

见面:

一封试探书信

37年后再见战友

  闽南网3月8日讯 “绰然同志:分别近40年,甚是想念,如能接到此信,请电话联系林华楠”。

  这封信,是从深圳退伍的老兵林华楠写给晋江老兵吴绰然的。寄信的地址,是林华楠印象中,30多年前吴绰然写家书的地址。当年,他们都是铁道兵,修建了成昆铁路、襄渝铁路,还有世界屋脊上的青藏铁路,几人都险些命丧悬崖。

  30多年未见,地址不详,但这封信最终还是神奇地让他们联系上了。昨日,5名年逾7旬的老兵,在晋江龙湖重逢。

  “兄弟啊,这次见面太不容易了,我们再不抓紧,可能就没时间了。”昨天上午,老林、老严、老陈、老李四人分别从广东深圳、潮州、江苏扬州赶到晋江市龙湖镇,与老吴见面。

  “37年了啊,终于又见到战友们了,要谢谢老林啊!”原来,老吴1976年退伍后就再没见过战友,这次重逢,也是老林的一封信造就的。

  去年5月,深圳的老林对老吴思念心切,在家中念叨着想见面。“想见面就写封信试一试”,老伴这么建议,老林便想起老吴当初在部队写家信时的地址,凭着模糊的记忆,将信寄往晋江龙湖。

  原本只是试试看,没想到几天后,他就接到了老吴的电话。

  “我一听声音就知道是他。人会老会变,声音不会变的。”老林笑着说,之后他们就约定今年到晋江来看老吴。

当年:

曾参建3条铁路

两人都险些遇难

  见面时,老吴激动地搂着老林的肩,一会儿又握住老陈的手。见到老李则调侃几句,因为他当年是一个小兵。

  “战友情,不是一句两句话说得完的啊!”回忆起当初的情景,5人都感慨万千。

  1958年至1968年间,老林等5人先后入伍,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8819部队第十师四十九团,是铁道兵。

  与其他陆军部队不同,铁道兵负责建设铁路,是流动性的,路修到哪里,驻地就换到哪里。当时,老林是物资处的处长,老吴等四人是干事,负责供应铁路建设所需的钢轨、铁钉、水泥、油料等大小物资。

  1964年至1976年,他们曾参与修建成昆铁路、襄渝铁路、青藏铁路。

  “成昆线水道多,山险桥高;襄渝线山石不成块,随时都有塌方。修路期间,老吴差点被塌方碎石砸死,老陈爬悬崖时也差点坠落山崖。

点滴:

青藏线最难修

连吃20多天生食

  1974到1976年,老吴他们被分去青藏高原上修建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海拔高,空气薄。老林说,他在4000米海拔的高原上吃了20多天生食,最后胃穿孔……

  3个多年头,除了艰辛,他们还记得那些年的一些小事,比如,在冻土高原,怎么洗澡的事。

  上世纪70年代,青藏高原交通不便,又极度缺水,老吴他们每天限量一盆清水。早上洗脸、中午洗手、晚上洗脚,全是一盆水。有时水罐车没运来水,就只能捧一捧雪来抹抹脸。

  “我们一年就洗一次澡,大伙身上都有味道”,再说起这事,几人都哈哈大笑。他们记得,物资丰富的,要数牦牛奶,“一毛钱一斤,我们喝了好多,但喝完往往就集体拉肚子,把卫生队的战友给忙坏了”!

期待:

登上我们大名

望更多战友相聚

  那些年的记忆,如今只剩下一张照片。在老吴家中,5位七旬老人仔细地看着珍藏的照片。

  这张照片,是1975年在青海拍的,当天零下27℃,但高原的阳光明媚。“看着阳光很好,我们就提议说拍张照片吧!”老吴说,他和老陈穿着棉大衣,刚要拍,爱搞怪的老刘穿着短背心也冲过来。

  看着照片,想起故人,老人们不免又有些伤感。

  老林说,转业后,当年同甘共苦的战友大都失去联系。昨天,他们约定,趁现在还能走,每年都要再聚一次。

  最后,5个老人对记者说,没有别的要求,登上他们的大名:严深荣、吴绰然、林华楠、陈鸿铭、李天元。他们期待有更多战友,看到报道后能联系他们,再叙当年战友情。

□相关链接

青藏铁路

  青藏铁路自西宁至拉萨全长1956公里,2006年7月1日全线开通。其中,西宁至格尔木814公里,1979年铺通,1984年投入运营。青藏铁路是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见习记者 廖海霞 文/图)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晋江一男暴力追债 当街抢走新车被拘
下一条:晋江多部门海上联动 打击非法采砂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