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校园 > 正文

福建医科大学八字校训是医者的一份承诺

2014-08-28 11:59 来源:福建省教育厅 0
77年风雨沧桑,学校多次经受住考验,现发展成为一所集教学、科研、医疗、预防和社会服务为一体的省属医科大学

 “勤奋、严谨、求实、创新”是福建医科大学的准绳,一代代福医人薪火相传,将这八字校训镌刻于心,却鲜有人知道,校训来源于1987年,提出者是时任福建医大校长的殷凤峙。

  而今,已是耄耋之年的殷凤峙老校长回忆起校训的诞生,言语间仍充满从容和自豪。

  若“勤奋”是医学生涯中的针,“严谨”便是穿针的线1986年,殷凤峙出任福建医学院院长,同年他也是协和医院外科部“一把刀”。任职期间,殷凤峙深感一所大学不能没有校训,特别是一所医学院,更应该具备他应有的学风和全校师生共同奋斗的目标。于是在1987年,他提出了“勤奋、严谨、求实、创新”。他说这八个字是自己数十年从医生涯的总结,也是学校对莘莘学子的希冀,更希望是学子们成为医者后的一份承诺。

  在殷校长看来,如果“勤奋”是医学生涯中的针,那“严谨”便是穿过针的线,一以贯之。身为医大人,日后面对病患的生命,容不得丝毫马虎。

  “求实”便是实事求是。切实地诊断,实事求是地实验,容不得半点弄虚作假。一旦偏离轨道便是给他人错误的导向。

  1937年,危难深重风雨飘摇的岁月,福建医科大学的前身——福建省立医学专科学校成立在这样的日子里,自觉地意识到,要树立起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担负的历史重任。

  学校成立伊始,抗战爆发,学校迁址沙县,条件极其简陋。首任校长著名生理学家、医学教育家侯宗濂先生,既是教授校长,又是一家之长,他和教师们协力培育着一群心怀热忱的学子。

  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抗日战争期间,师生们一边教学,一边参加救亡工作,宣传卫生知识,组织救护队,一些学生奔赴战火前线,负起救护伤病战士的任务。

  解放后,学校才迁回福州,之后改称福建医学院。此后,又与福建中医学院、华侨大学医疗系合并,成立福建医科大学,迁址泉州,直到1978年才迁回福州,逐步走上稳定发展的道路,1982年学校恢复校名为福建医学院。1996年4月改为福建医科大学。

  77年风雨沧桑,学校多次经受住考验,现发展成为一所集教学、科研、医疗、预防和社会服务为一体的省属医科大学。

  每一年,福医大迎来一批批满脸稚气的学生,又送走一批批心怀热情的医学新人,如今众多福医人奋斗在治病救人的岗位上,有原则,有坚守,他们总会记得,那一年的校园燕回春归,那一年的教室窗明几净,那一年的校歌悠扬:“勤奋、严谨、求实、创新,铿锵誓言在校园里回响,恪守医德,不负生命相托。”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福建经济学校突破万人办学 德育应走进学生心灵
下一条:福建农林大学78年风雨传承校训 凝炼“五种品格”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