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校园 > 正文

福建农林大学教授学生下乡为矿山“把脉” 采集土样

2014-08-15 10:06 来源:闽南网 0

  “为什么我们进行了矿山的恢复性种植之后,反而感觉环境更荒凉了?”近日,在永定县,面对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队,西茅岐煤矿有限公司总经理赖启庆向刘爱琴教授提出疑问。

  在我省,为保护生态环境,不少矿场主动进行了矿山恢复性种植。但部分矿场在树种选择上,由于不具备专业知识,效果不够理想。“你们这里成片种植的是桉树,其生长需要大量的水分和养分,大面积种植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保水能力下降,还会导致土地贫瘠,矿区的土壤条件可能不适合种桉树。”刘爱琴的回答解决了赖启庆的疑惑。

  除了现场解疑,实践队同学还采集土样,带回福州检验。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马尾亭江第二中心小学竣工验收 结束“板房”过渡期
下一条:首届两岸大学校园民谣节齐聚鹭岛 5大赛区7个亮点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