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第五中学:让学生在减负增效中成长
厦门五中莲前校区俯瞰
厦门五中玉屏校区碑廊
厦门市第五中学起源于明、清时期的义学和玉屏书院,1906年玉屏书院改名为厦门中学堂,历史源远流长。如今的厦门五中以推崇“阳光心态、健康体魄、协助互助、自主发展”的综合素质教育为目标,改变教师教育教学理念与行为,不断追求教育真谛,大力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减负增效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先成人后成才
走进厦门五中,我们能随处感受到学生展现出的不一样的氛围。不论是学习还是课外活动,五中学子样样不落下。一直以来,五中本着“先成人后成才”的理念,着力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和团队意识,学生集体讨论确定班级文化内涵,设计班徽、班级精神、班歌、班级名片等。
在班级推进学生自主管理,学生每周自主召开一次班会,每学期自主召开一次家长会,一系列的主题活动由学生自己设计组织,用学生的话说:自己的地盘自己做主。学生在五中真正感到开心、自主、团结的愉悦感和成就感。
五中的学生同窗情深。今年,五中初一年级的张同学由于父母工作调动需转学到南昌。同班同学们得知这个消息后十分难过,纷纷请求班主任和其父母沟通,为其开欢送会。一部分学生表示:“我们可以没有生日会,我们就想给张同学开个欢送会。”
而张同学的家长在与班主任交流时,不仅感慨自己孩子进入五中后变得乖巧能干之外,还被孩子们之间的深厚情谊打动。在张同学办理离校手续两周后,她的父母考虑到自己孩子对五中的不舍与孩子之间可贵的情感,最后决定还是让她留在五中。
减负增效考得好
厦门五中有这样的精神面貌和状态,与学校领导推行的人性化管理及教育教学改革密不可分。
2011年市行风评议检查组来校检查时,学校邀请了部分家长到校座谈,一位初一学生家长提了一袋材料来“投诉”学校:“这些材料是我的孩子用过的教学案和校本作业。我把这些与其他学校孩子的作业做了一下详细的比较,发现五中编的教学案和校本作业非常好,题目选得精,作业总量少,孩子觉得用起来很好。”这位家长表示,原来对孩子派到五中有些遗憾,现在他相信孩子在五中会学得很好。
这位家长提到的教学案和校本作业正是厦门五中从2010年初开始的教学改革重头戏,学校取消征订任何教辅材料,组织教师精编教学案和校本作业,提高作业的质量,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出发点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培养学生可持续学习和发展的能力。
几年实施下来,以“教学案”为载体的教学改革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成效提升迅速。如今,学生们负担轻了,效率也提高了。
温馨和谐的校园
在五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什么样的校领导就会带出什么样的教师,什么样的教师就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为了营造温馨和谐的校园氛围,詹校长提议教师要对学生的主动问好给予热情的回应,要对保洁的员工主动问好,要对门卫主动问好,开车进出校门的老师要主动摇下车窗向保安点头示意。尊重、文明、阳光、向上的和谐之音弥漫在五中的各个角落。
詹校长心目中的优秀学生标准是具有阳光的心态和健康的体魄,善于协作互助,能够自主发展。巧合的是,与他同一天调任五中的林雄伟副校长也有相似的经历和共识,他们两人与学校领导班子的另一位成员林雪梅副书记团结协作,带领教师团队把这一理念渗透到教育教学的每个方面。詹校长每天都抽出时间巡视校园,总以微笑和问好面对学生,用比学生更大声的问好回应学生。
没多久,校园内总是低头扫地的保洁员看到教师也会抬头问好了,保安脸上也挂上了笑容。学生向教师打招呼不再是“狭路相逢”的无奈,在学校里经常可以看到校长或教师从楼下经过时,楼上的学生会挥手大声地叫“校长好、老师好”。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