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七中:身边的好学校 成就梦想的殿堂
科技文化艺术节
校园一角
巍巍南山下,清清翠水畔,有一所在闽赣边界声名鹊起的学校——福建省宁化第七中学。这是一所公立初级中学,创办于1989年。25年的办学历程,从举创、发展,直至成熟,宁化七中现已成为全县16个乡镇中规模第三的初级中学。恰如人生进入朝气蓬勃的青春期,她鲜明的办学特色日益彰显青春活力。质朴、踏实、亲和而又紧跟时代发展的她,正吸引着越来越多学生和家长的目光。
学校生源来自城郊乡、城南乡和部分农民工随迁子女,目前学生总数607人,14个教学班,在编教职工88人。
怡人的校园环境
推开宁化县翠江镇东方塅8号的大门,不管什么季节,眼前总是一片葱绿、洁净。苍劲挺拔的大树与姹紫嫣红的花木俯仰生姿,如茵的绿草和婆娑的凤尾竹相映成趣,蝶舞翩翩,鸟鸣啭啭,一片生机盎然。
学校虽历年经济困难,但能开源节流,较大幅度资金投入于校园绿化、美化,草坪改造,花圃设计,更换树种,充实花卉品种等。现校园绿化率达32%左右,绿化覆盖率近38%,凡是能绿化的地方都按规划种上树木花草,做到“黄土不露天”。由于布局更合理,花卉品种丰富,花时不一,校园四季如春。
校园教学区、活动区、生活区划分合理,功能明确,充分体现“小而全,微而精”的特点。学校从学生养成教育入手,结合 “五项评比”“爱校如家”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维护环境清洁的自觉意识。要求学生做到不乱丢、不乱吐、不乱写、不乱画、不高声喧哗、不破坏绿地和花草树木,各班级认真打扫清洁区、厕所、教室,做到校园洁净、课堂整洁、食堂卫生、厕所干净。
2003年宁化七中被评为“市花园式学校”,2013年被评为“市环境友好型学校”。
完备的功能设施
没有齐备的现代化设施,就没有高效的现代教育教学。
历经“双高普九”“标准化学校创建”,学校对实验室、仪器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进行了修缮和设备添置,理、化、生等各类教学仪器和实验设施配备达到了省级一类标准,语、数、外、政、史等学科教学用具或器材能满足教学的需要。2013年,学校还添置了学生热水供应设备,供水供电系统安全可靠。为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又建设大型墙体文化版面两处,小文化版块30多块,阅报栏两个。
学校图书馆、藏书室、阅览室达到《福建省普通初中教育技术装备标准I》中的II类要求,有各类藏书18105册,报刊96种。学校初步建成“班班通”教学网、校园广播等系统。微机室为学生配备计算机50台,能满足信息技术教育“一人一机”教学。班级全部使用多媒体,可通过互联网连接远程教育系统。师生办公、学习、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为现代化教育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先进的教学手段
学校本着“欣赏别人,完善自己”的理念,学“洋思”“永威”,践行适合教育,推广“学.导.用”生本教学模式,立足校本,追求高效,教师教育教学手段紧随时代脚步,不断优化创新。
学校实施“富脑读书”工程,加强适合教育理论学习,让适合教育理念根植教师头脑。教研工作弃虚务实,重在抓实集体备课;教学方法有效实用,重在扎实学生过关训练。学校坚持推行“二清”(周周清、月月清)教学,在不断总结反思的基础上,完善教学措施,夯实学生基础,提升教育质量。
为让教育适合学生,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学校成立多种学生社团和兴趣小组,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让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发展,让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真正实现“自主发展”。学校已成立北斗文学社、英语园地、篮球俱乐部、合唱队、乒乓球俱乐部、校园之声、棋坛、摄影天地、吉他班、书法班等9-12个学生活动社团。
学校以“面向全体学生,突出主体地位,减轻课业负担,发挥学生个性,激发学习兴趣,努力培养能力,强化课堂训练”为重点,以辅助学困生、优化中等生、培养优秀生为目标,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重视教法、学法研究,努力尝试课堂改革。教师践行以生为本的课堂理念,先行先试,集中优势教学资源,率先在七年级采用“学.导.用分层教学模式”进行授课,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潜能。
敬业的教师队伍
一位好校长,一批好教师,成就一所好学校。
学校班子成员思想端正,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较高的教育教学理论素养和管理水平,团结协作,作风民主,廉洁奉公,讲务实,讲担当,讲奉献;积极为师生做好事、办实事,切实解决好学校热点难点问题;引领教师加强学习,加深知识沉淀,奠定自信心;探索建立更合理的激励导向机制、竞争机制;尽力 “办更好的教育”,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七中的满意度。
广大教师爱生乐教,学生满意,家长放心,涌现出一批像省优秀教师叶翠群、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吴太明这样的优秀教育工作者,连续多年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中考优秀率稳居县中上水平。
良好的育人氛围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重视理想信念教育,分层次、分学段抓好学生养成教育和道德实践。生活即是教育,把勤俭节约理念教育、遵纪守法教育、生命安全教育,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融入日常生活的全过程。全面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三年提升计划,推进“墨香”“书香”两香校园建设,组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美德少年评选活动”“日行一善活动”“文明餐桌活动”和“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广泛、深入地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形成机制化、常态化,争创市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学校。
创新德育形式,以“文明班级”“文明宿舍”“班级之星”“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学习积极分子”“优秀团干”“优秀团员”等各项榜样的评比为抓手,引领良好的校风、学风、班风建设,不断加大德育实践力度,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道德品质。
喜人的教育硕果
披荆斩棘,长风破浪,历经风雨,终见彩虹。
学校秉承“以生为本,质量立校”的办学理念,实施常规教学精细化管理,逐步推广“学•导•用”生本课堂教学模式,努力完成“向落实要质量,向细节要效益”的教学目标。师生积极践行“欣赏别人,完善自己”的校训,深入开展“书香满校园”特色读书活动,开展集田径运动会、美术书画展、学生综合能力比赛、文艺汇演为一体的文化周活动,丰富校园生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2008年、2010年、2012年,学生代表连续三届获县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大赛团体总分第二名,连续两届获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二名。学校先后荣获“县文明学校”“市花园式学校”“市先进教工之家”等荣誉称号。
美丽的七中,闹市中的一方净土,成就梦想的圣洁殿堂,施展才华的青春战场。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