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教育新闻 > 正文

高考后为大学做准备 学长学姐为毕业生提建议

2014-06-24 15:16 来源:闽南网 0

  闽南网6月24日讯 高考成绩即将揭晓,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已经在向高三毕业生招手了。而距离开学,还有将近3个月时间,这一段漫长的假期,该做点什么,才能更好地为将来做准备了?本报采访了几位学长学姐,为高三毕业生们提出自己的建议。

选好专业,就要先了解相关信息

  去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的泉州七中毕业生小苏告诉记者,他一直想读法律专业,所以在知道成绩并咨询过招生老师后,心里有了底,就开始着手为之后的大学做准备。

  “我特意去买了一些法律的相关书籍,整个暑假除了打工,就是看法律书,有空也上网查查法律专业的相关课程。”那段时间,虽然没有像高三复习时那么紧张,但小苏感觉日子过得很充实。而进入大学后,他也很快就融入了本专业的学习中。而正是之前的自我学习,小苏对法律专业也有了更深的了解,思维也开阔了许多。

  另一位来自养正中学的毕业生小邓,也是去年参加高考,被录取到北京大学信息学院。对他而言,他的目标一直很明确,148分的数学高考成绩更是让他坚定了选择北大信息学院的信心。也正因为如此,那个暑假,他的任务就是全方位了解该专业的相关信息,提早进入大学状态。“理科就是这样,要经常保持思维的活跃性,才能不断前进。”

在大学里的差距现在埋伏笔

  对泉州五中的毕业生小曾来说,高中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家里的事情,有老妈一手操办,平时小曾基本都没干过家务。2011年暑假,高考成绩出来后,小曾已没什么压力。这个时候,老妈提出要求了:要学会自己洗衣服,自己煮东西吃,将来上大学才有办法独立生活。

  于是,那个暑假,小曾从煮泡面到煎蛋,从煮饭到炒青菜,一点一点跟着老妈与锅碗瓢盆打交道;衣服也不再扔洗衣机了,自己到水池里搓洗。“现在想想,如果不是那两个月的‘魔鬼训练’,我可能要被舍友们嘲笑了。”

  而南安一中的小王更是有“先见之明”,他是2009年毕业的,那年高考前,他就跟家里人说放假要去学车,在上大学前把证拿了。“当时报名费好像不到4000,现在你看涨这么多!”小王的建议是,开车是一项技能,有条件的话早早学会,以后总是有用的。

  对于这些过来人的建议,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几位负责福建招生的高校招生组老师都表示,高考后到大学开学前这段时间,很多高三毕业生都觉得要好好“放松”,但他们可能没有意识到,许多在大学里面的状态和差距就是在这时候悄悄埋下了伏笔。“重新规划,制定目标,才能为未来打好基础,做好准备。”(海都记者 叶碧玉)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仰恩大学开兵法专业选修课程 研究《孙子兵法》
下一条:动态校徽被称“集体卖萌” 恶搞校徽引发争议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