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起诉三部委清华女生:信息公开像口钟,有人撞才响
我的导师跟我说过一句话,政府信息公开像是一口大钟,要有人去撞它才会响。我想,制度的推动也是如此。一个人的力量是微乎其微的,但没有人去用力,就一定无法推进制度的变化。—— 李燕
10月9日,清华大学研究生李燕对媒体称,她将不再对国土资源部等三部委提出诉讼。
今年5月中旬开始,李燕因撰写论文所需,陆续向24个国务院部委要求公开各自部委的“副部长分管部门、兼职状况及负责联系的单位”等信息,但国土资源部、科技部和教育部却拒绝公开。
9月9日,李燕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递交行政诉状,要求法院裁判上述三部门履行信息公开义务。
时隔一月,李燕表示,三家部委都已向她公开了相关的政府信息,且国土资源部和教育部还在网上公开了相关副部长分管职能的信息。截至昨天,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并没有明确是否立案。李燕告诉早报记者,诉讼再没有意义,她已决定不再提出诉讼。
我的诉讼请求不存在了
东方早报:看到新闻说,你不再提出诉讼,原因是什么?
李燕:三家部委都已向我公开了相关的政府信息,我的诉讼请求不存在了,所以不能再提出诉讼。
东方早报:诉讼至今没有被立案,是不是有些遗憾?
李燕:遗憾肯定是有的。尽管我获取了相关信息,但法律之门并没有向我打开。
东方早报:你是希望法院立案的。
李燕:当然了,依据法律法规,法院予以立案才合理合法。
如果法院立案了,结果就是一种判决,无论胜诉或者败诉,我也一样能够接受。现在的结果是,法院没有受理、也没有驳回本案起诉。
东方早报:法院方面有没有和你做过沟通?
李燕:我接到过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的电话通知,电话中法院称,由于事关重大,是否立案还要继续研究,推后立案通知日期。
东方早报:法庭在你这个案件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李燕:法庭在调解,你也知道,我们现在的司法实践中采用调解制,法院主张在诉前调解。
东方早报:决定不再起诉,对这个结果满意么?
李燕:三部委向我公开了政府信息,已经实现了我诉讼的目的,对结果本身还是可以接受的。
不奢望自己能推进制度
东方早报:在你提出诉讼之前,是否征求过其他人的意见?
李燕:在起诉之初我也曾跟我的导师沟通过,他是鼓励我的。但是我自己决定的,没有和学校商量过。
东方早报:你的法律意识是不是和你的专业背景有关?
李燕:是的,我是学行政法的研究生。在我们学法律的人看来是很正当、很合法的手段。我的导师跟我说过一句话,政府信息公开像是一口大钟,要有人去撞它才会响。我想,制度的推动也是如此。一个人的力量是微乎其微的,但没有人去用力,就一定无法推进制度的变化。
东方早报:提出诉讼时,有没有想到有这么大的影响?
李燕:当初没有想到。第一篇这个新闻的标题是《国土部等因拒绝信息公开被起诉》,第二天我打开网站,便多是以“清华大学”、“女生”、“研究生”为题了。对此,我感到很不安,我希望一切负面的压力都不要指向我的学校。毕竟申请政府信息公开,以及到起诉,都是我的个人行为。
东方早报:有评论称,希望通过“李燕起诉三部委”来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发展,你有何评论?
李燕:大家对我的期望太高了。我不奢望自己的行为会推进制度的发展,只是想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做点什么。我希望更多的公民、尤其是政府,能够关注政府部门信息公开,只有大家都关注了,才能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发展。
一切都没有刻意去做
东方早报:你对政府信息公开的现状,怎么看待?
李燕:总体来讲还是有进步的。在申请起诉之前,14家单位中仅仅有3家单位没有给予任何回复,最后还是都给予了公开。不管过程怎么样吧,结果还算能够接受。
如果要谈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我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一方面跟申请的单位有关系,另一方面跟申请公开的信息也有关。
东方早报:我注意到你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在申请政府信息公开过程中有些沮丧。
李燕:是的,主要是申请的过程中有些曲折。比如,在科技部官方网站的网络申请系统中,只能填写固定电话号码,我当时留了宿舍的电话。申请三天后,申请被退回。退回的理由是联系电话不是“真实有效”;再次申请时,不仅在备注中留下了手机号码,而且还留了法学院门卫的电话,但申请被再次退回。理由是,“我部多次与您提供的电话进行联系,无法接通”;第三次向科技部提出申请,两天后,科技部来电询问法学院办公室的联系方式,要对我的身份进行核实。
东方早报:为什么要对你的身份进行核实?
李燕:国务院办公厅2010年《关于做好政府信息与申请公开的意见》规定,行政机关对申请人申请公开与本人生产、生活、科研、特殊需要无关的信息可以不予提供。
就这点来说,行政机关的主动性太大了,什么是生产、生活,现在学界也都在研究。
东方早报:你能接受行政机关对你身份的核实么?
李燕:这点我还是能够理解。行政机关从信息不公开到信息公开正在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行政人员有些谨慎是可以理解的。
东方早报:提出14个单位信息公开申请时,你有没有想到今天的结局?
李燕:没有,一切都没有刻意去做。只是从5月份开始到现在,感觉有点累了。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