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城再现东汉砖室墓
出土陶牛反映岭南先民农耕生活刘力勤李启俊摄
考古人员正在清理出土文物刘力勤李启俊摄
此次出土陶船颇有岭南地方特色刘力勤李启俊摄
昨日,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向外公布了最新的考古发现,考古工作人员在广州大学城北亭村山文头岗发现一座东汉砖室墓,考古人员从中出土60余件精美陪葬品。据了解,此墓葬是由当地村民7月份建房修路时发现的,经过1个多月的考查,目前发掘工作已将近完成。
东汉广州人到小谷围下葬
该墓室地处西南坡。考古专家介绍说,墓室的壁砖是墓室工艺最为精美之处,不少壁砖侧面模印有装饰花纹,显出墓主奢华的气派。在其中的一块砖面上,“番”字铭文清晰可辨。据专家透露,这是当时番禺所烧砖石的特征。自汉武帝平南越后,广州社会发展,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城区也顺水路往南部和东南部扩展。此次墓砖的发现进一步证实,至少在东汉阶段,小谷围岛已经成为番禺城的重要墓葬分布区。
根据墓室盗洞的情形来看,该墓曾在唐代和明清时期两次被盗。据专家估计,原墓室的陪葬品至少有上百件,而本次出土的随葬器物也有61件之多,主要为陶器。
此次出土的器物,不仅制作细腻,而且颇有岭南地方特色。除了有典型的陶屋、牲畜俑,以及釜、灶、铜镜等生活器物外,本次考古发现最有特色的是陶船和牛车,均为历年考古所罕见,反映岭南先民“靠水吃水”和农耕文明的生活习性。此外还发现三个神气活现的俑人,其中一人有明显的渔夫特征,均是当时民风写照。
已出土文物2000多件
考古专家告诉记者,大学城是广州的重要文物资源区,其中北亭村就是五代南汉国皇帝御苑和陵区的所在地。目前大学城的出土文物已有2000多件,此外还有不少岭南古建筑和古村落,可展示的内容十分丰富。
而此次古墓所在的山文头岗,是大学城东汉古墓最密集的区域。在2003年,为配合广州大学城的建设,就曾在东南坡地上清理出一座大型的东汉六砖室墓,为广州发现规模最大的东汉墓葬之一。据勘探,该区至少还有多座古墓正待发掘。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