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教育热点 > 正文

青岛大学研究生被困浮山悬崖 吹口哨引来救援队

2013-09-02 08:50 来源:半岛都市报 0

28日晚上,民警将被困的小王拉上山顶。(视频截图)

  8月28日下午,青岛大学研究生小王在浮山爬山探险时被困在了“簸箕口”的悬崖上。事发后,麦岛派出所民警立即联合青岛红十字蓝天救援队展开救援,通过警灯、强光灯以及口哨声,找到了困在断崖上的小王,紧接着救援人员从山顶抛下绳索,最终在事发六小时后将小王救下。

晚上6时11分研究生被困浮山悬崖

  “我爬浮山的时候不小心被困在悬崖上了。”8月28日晚上6时11分许,麦岛派出所接到市民报警,民警张成志、闫洪春立即赶赴现场。经了解,报警人小王是青岛大学物理学院研究生,开学之后就开始读研[微博]二。28日下午4时许,他独自一人从宁德路附近一个路口开始朝着山顶登山游玩。

  小王称,他酷爱爬山探险,上山后大约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已经翻过了三四座山头,但他没按照原路返回,而是继续前行探索新路,不料越走越险,最后走到一个半山坡上后发现已经无路可走。

晚上7时30分警灯强光灯定位被困点

  “天已经黑了,他还说不清楚自己的位置。”闫洪春介绍,根据描述初步判断被困位置可能就在青大三路周围,“我们开车来到青大三路上,打开了警灯,警笛。”闫洪春说,很快小王反馈说看到了闪烁的警灯,另外小王介绍在天黑前他曾看到一个工地。根据这些,民警初步确定了小王被困的大体位置。

  民警赶紧联系青岛红十字蓝天救援队,同时增派了人手,并获得浮山管理处配合。当晚7时30分许,蓝天救援队15名队员赶到现场与民警会合,救援队使用专业的强光灯继续定位,随后立即向山上进发。晚上9点半左右,救援人员翻过3个山头到了预定区域,四处搜寻并没有找到小王。经过进一步联系确定,小王应该在东侧一个山头。

晚上11时03分抛下绳索拉上被困者

  “救援很艰难,晚上10点以后天上下起雨,而且雾气也越来越大。”救援人员一路冒着危险前进,并不断与小王进行电话联系,因为被困者登山经验也很丰富,而且还会吹口哨,这帮助救援人员确定了方位。“困住他的位置离着山顶大约20来米,非常陡峭,不借助工具无法上来。”救援人员拿出绳索,一端拴在大树上,一名救援队员顺着绳索下到了被困位置,将头盔、护膝等交给小王,又把绳索拴到小王腰间,上面的救援队员将小王拉了上去,此时已是晚上11时03分。小王个头在1.75米左右,体重150多斤,大家救他费了不少劲。

  随后,在下面的救援人员也被拉了上来。经过简单休整,救援队伍开始下山。小王虽然没有受伤,但左脚崴了一下,一路上大家轮流搀扶着他,一直到29日凌晨0时30分才成功到达山下。

讲述手机充满电吹口哨很关键

  8月29日下午,记者联系到获救的小王,他仍感到后怕。据小王介绍,因为老家在平度,紧靠大泽山,他从小喜欢爬山,进入到青岛大学后经常爬浮山。28日下午4时许他才上山,后来走了野路探险,他自认为对浮山很熟悉,谁料到这次竟被困悬崖上下两难,天黑下来他不敢贸然走动便报了警。

  小王介绍,他有一些爬山的经验,比如每次爬山肯定会把手机充满电,这次被困期间手机没有中断联系,另外他会吹口哨,这些都给救援队伍定位帮了忙。他很清楚救援的难度有多大,所以他被成功救下之后确实很感激。

  民警告诉记者,小王所困的位置在浮山的“簸箕口”附近,这里的山崖特别险要,坡度都在70度以上,也多次困住过游客。天气变凉之后,登山者越来越多,民警提醒市民,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擅自走野路和生疏区域,不要单独爬山,此外登山前要准备好指南针、地图、哨子、急救包等辅助设备,便于紧急情况下实现救援。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高等教育改革600多所本科高校将转向职业教育
下一条:调查显示8成大学生认为四六级是杆虚秤需改革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