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教育热点 > 正文

5年内泉州普及15年基本教育 改扩新建200所公办园

2016-08-31 09:01 来源:闽南网 0

  闽南网8月31日讯 昨日,海都记者从泉州市教育局了解到,《泉州市“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经泉州市政府研究原则通过。规划提出,2016年~2020年,泉州将争取高质量普及15年基本教育,将幼儿园到普通高中全部纳入教育基本公共服务范畴,努力让适龄孩子享有接受普惠、优质、多样化教育的机会。

(网摘图)

  关键词:幼儿园

  今年新改扩建15所

  目前,泉州普惠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仍不足。全市245所幼儿园,公办园仅占17.19%,在园幼儿数仅占总生数的22.22%。“十三五”期间,全市学前教育在园生数将增加7.7万人,达到43.9万人。

  随着二胎政策的实施,泉州将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实施第二、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新建公办园200所。以县为单位建立政府购买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育服务新机制,构建以公办性质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园为主体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泉州市教育局相关人员介绍,新建200所公办幼儿园,是指在泉州全市范围内,根据教学需要改、扩、新建幼儿园。比如,位于刺桐新村的刺桐幼儿园,现已搬至城基路原市教育局,旧址因危旧房也将着手翻扩建,目前已着手基建前期工作,预计明年年底完工。今年,泉州在建(改、扩、新建)15所,其中已在建13所,分布在各县(市、区)。

  关键词:义务教育

  组建普通中学学科教学联盟

  “十三五”期间,泉州全市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在校生将分别增加15.3万、10.7万和4.1万,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占在校生总数的比例,预计将提高到40%左右。可以说,学校规划布局和教育资源配置面临新挑战。

  按规划,到2020年,50%的县(市、区)成为“义务教育管理达标县”、50%的义务教育学校成为“老百姓身边好学校”。今后,在新区建设、旧城改造和产业集聚区建设中,同步规划、配套建设中小学校,特别在城市新区,应坚持学校布局与城市建设同步。到2020年,农村寄宿制学校都有合格的学生宿舍、食堂、厕所、澡堂。推进农村学校闲置校舍盘活再利用,鼓励把乡村文化活动中心建在学校。

  值得一提的是,从2017年秋季入学的初中新生开始实行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今后,泉州将改革普通高中课程结构和教学组织形式,适当增加选修课时比例。支持学校开发、优化特色校本课程。培育20所左右普通高中课程研究改革基地校和10个市级学科教学联盟基地校,组建泉州普通中学学科教学联盟。

  关键词:

  外来工随迁子女

  就读公办学校比例达9成

  此外,泉州还将加快特殊教育发展,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到今年年底,所有特教学校均开设学前班,全面完成标准化学校创建任务。完善特殊教育体系,推进特殊教育向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职业教育延伸,实施残疾儿童少年学前至高中阶段15年免费教育。

  泉州将继续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公平就学升学。规划提出,以流入地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对符合条件的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通过自主报名结合随机派位、积分制等方式入学,确保随迁子女就读公办学校(含政府购买民办学校义务教育服务)的比例达90%左右。实行高中阶段学校向随迁子女开放和同等招生政策。(海都记者 曾小琴)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泉州城乡义务教育学生 今秋起免收课本费
下一条:福州“三证”不齐者 可到15所正规民办小学就读
24小时新闻排行榜